拼音: yáo     
注音:ㄧㄠˊ
部首:
总笔画:17

繁体字:

统一码:U+8C23

字形分析:左右结构

四角:32772

五笔86:YERM
五笔98:YETB

仓颉:IVBOU

规范编号:50

HTML代码:&#35875

CSS代码:\8C23

Unicode版本:1.1

符号名称:中日韩象形文字

Unicode名称:Ideograph sing; folksong, ballad; rumor CJK



笔画顺序

笔顺:点 折 撇 点 点 撇 撇 横 横 竖 折 竖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yáo   ㄧㄠˊ

大众编的反映生活的歌:民~。歌~。童~。 凭空捏造的不可信的话:~言。~传(chuán )。~诼(造谣诬蔑的话)。 古代指不用乐器伴奏的歌唱:“我歌且~”。


sing; folksong, ballad; rumor
Gerücht, Sage (S)
chanson populaire,rumeur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yáo

<动>
〈动〉 (形声。) 有章句曰歌,无章曲曰谣。——《韩诗章句》 辨妖祥于谣。——《国语·晋语》 其歌声比余谣。——《书·大传》 西王母为王谣。——《列子·周穆王》 心之忧矣,我歌且谣。——《诗·魏风·园有桃》

词性变化


  yáo  

<名>

〈名〉 (1) 流言 [rumor] 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楚辞·离骚》 (2) 又如:谣诱(花言巧语,诱人上当) (3) 行歌,乐曲 [folk song] 吾闻文、成之世,童谣有之。——《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好为庐山谣。——李白《庐山谣》 (4) 又如:谣曲(谣言。风谣,歌谣);民谣;童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