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横 横 横 竖 竖 横 横 横 竖 折 竖 横 竖 折 横 点 撇 横
豆器所盛豐滿。《説文•豆部》:“豐,豆之豐滿者也。”《書•高宗彤日》:“典祀無豐于昵。” 滿;滿足。《廣雅•釋詁一》:“豐,滿也。” 大。如:豐碑;豐功偉績。《方言》卷二:“朦、厖,豐也。自關而西秦晋之間凡大貌謂之朦或謂之厖。豐,其通語也。”《玉篇•豐部》:“豐,大也。” 增大;擴大。《易•豐》:“彖曰:豐,大也。” 厚,豐厚。《周禮•地官•大司徒》:“其民豐肉而庳。”玄注:“豐,猶厚也。” 豐腴;豐滿。《楚辭•大招》:“豐肉微骨,體便娟只。” 多;豐富。如:豐衣足食。《詩•周頌•豐年》:“豐年多黍多稌。”《國語•晋語一》:“義以生利,利以豐民。” 富饒。《文選•張衡〈西京賦〉》:“地沃野豐,百物殷阜。” 茂盛;茂密。《詩•小雅•湛露》:“湛湛露斯,在彼豐草。”又使丰茂。《國語•周語下》:“鍾水豐物。” 興盛;昌盛。《國語•楚語下》:“夫事君者,不為内外行,不為豐約舉。” 古代禮器,形狀像豆,用以承酒觶。《儀禮•公食大夫禮》:“飲酒實于觶,加于豐。” 蒲草。《書•顧命》:“東序西嚮,敷重豐席,畫純。” 六十四卦之一,卦形為䷶,離下震上。《易•豐》:“彖日:豐,大也。” 地名。➊周文王舊都。字也作“酆”。在今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西北洋河以西。《詩•大雅•文王有聲》:“既伐於崇,作邑於豐。”➋秦沛縣之豐邑,漢置縣。今江蘇省豐縣。《史記•韓信盧縮列傳》:“盧綰者,豐人也,與高祖同里。” 姓。《通志•氏族略四》:“豐氏,《左傳》鄭穆公子豐之後,以王父字為氏,望出松陽。”
ㄈㄥ
厚、多。 如:「豐富」、「豐衣足食」。 《文選·陸機·辯亡論下》:「其器利,其財豐。」 大。 如:「豐功偉業」。 《列子·楊朱》:「豐屋美服,厚味姣色。」 肥美、飽滿。 如:「豐腴」、「豐滿」。 唐·韓愈〈送李愿歸盤谷序〉:「入耳而不煩,曲眉豐頰。」 富饒。 如:「豐饒」。 《文選·張衡·西京賦》:「地沃野豐,百物殷阜。」 《南史·卷五十四·梁簡文帝諸子傳·南郡王大連傳》:「會稽豐沃,糧仗山積。」 茂盛。 宋·歐陽修〈秋聲賦〉:「豐草綠縟而爭茂,佳木蔥蘢而可悅。」
ㄈㄥ
使厚多。 《國語·晉語一》:「義以生利,利以豐民。」
ㄈㄥ
古代用以承酒觶的禮器,形似豆而較低。 《儀禮·公食大夫》:「飲酒實于觶,加于豐。」 《易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離(☲)下震(☳)上。象大之義。 姓。如宋代有豐稷。
《唐韻》敷戎切《集韻》《韻會》敷馮切,𠀤音酆。 《說文》豆之豐滿者也。一曰器名,鄕飮酒有豐侯,亦謂之廢禁。 《陸佃云》似豆而𤰞。 《海錄碎事》《射禮》:置豐於西階。古豐國之君以酒亡國,故以爲罰爵,圖其人形於下寓戒也。 《儀禮·鄕射禮》司射適堂西,命弟子設豐。 《註》將飮不勝者,設豐所以承其爵也。 《疏》按《燕禮》君尊有豐,此言承爵豐,則兩用之。 又《玉篇》大也。 《廣韻》多也。 《易·豐卦疏》豐者,多大之名,盈足之義。財多德大,故謂之豐。 《書·高宗肜日》典祀無豐于昵。 《疏》謂犧牲禮物多也。 《楚語》彼若謀楚,其必有豐敗也哉。 《註》大也。 《揚子·方言》凡物之大貌曰豐。 又趙魏之郊,燕之北鄙,凡大人謂之豐人。燕記曰:豐人杼首。杼首,長首也。 又《廣韻》茂也,盛也。 《詩·小雅》在彼豐草。 《傳》豐,茂也。 《楚語》夫事君者,不以豐約舉。 《註》豐,盛。約,衰也。 又猶厚也。 《周禮·地官·大司徒》原隰,其民豐肉而庳。 又歲熟曰豐。 《詩·周頌》豐年多黍多稌。 《公羊傳·桓三年》大有年何,大豐年也。 《註》謂五穀皆大成熟。 又《博雅》雲師謂之豐隆。一曰雷師也。 《屈原·離騷》吾令豐隆乗雲。 《淮南子·天文訓》季春三月,豐隆乃出。 《註》雷也。 又豐席。 《孔安國·書傳》豐,莞也。郭璞曰:今西方人呼蒲爲莞,用之爲席。鄭康成曰:刮凍竹席也。 又豐本,韭別名。 《禮·曲禮》凡祭宗廟之禮,韭曰豐本。 《註》其根本茂盛也。 又地名。 《書·武成》王來自商,至于豐。 《傳》文王舊都在京兆鄠縣,今長安縣西北是也。通作酆。 又水名。 《詩·大雅》豐水東注。 《後漢·郡國志註》豐水出鄠南山豐谷,北入于渭。通作灃。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豐縣,屬沛郡。 又州名。古太原郡,宋置豐州。 又陝西,隋置豐州。 又山名。豐山,在滁州南二里許,上有豐樂亭。見《歐陽修記》。 又人名。 《前漢·古今人表》𨻰豐,帝嚳妃,生堯。 《師古曰》卽𨻰鋒也。 又姓。 《廣韻》鄭穆公子豐之後。 又複姓。豐將氏。見《潛夫論》。 又叶敷文切,音分。 《蔡邕·𥓓》民安物豐。上叶綏我荆衡,下叶以紀洪勳。 又叶敷康切,音芳。 《韓愈·歐陽生哀辭》友則旣獲兮,祿實不豐。以志爲養兮,何有牛羊。
切部: 敷戎切
『清代:段玉裁』
謂豆之大者也。引伸之凡大皆曰豐。方言曰。豐大也。凡物之大皃曰豐。又曰。朦尨豐也。豐其通語也。趙魏之郊燕之北鄙几大人謂之豐。燕記豐人杼首。燕趙之閒言圍大謂之豐。許云豆之豐滿者、以其引伸之義明其本義也。周頌豐年傳曰。豐、大也。然則豐年亦此字引伸之義。而賈氏儀禮疏不得其解。
汉字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