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zī     
注音:
部首:
总笔画:13

统一码:U+8D91

字形分析:半包围结构

四角:47808

五笔86:FHUW

仓颉:GOIMO

规范编号:53

五行属性:火

HTML代码:&#36241

CSS代码:\8D91

Unicode版本:1.1

符号名称:中日韩象形文字

Unicode名称:Ideograph can't move; to falter CJK



笔画顺序

笔顺:横 竖 横 竖 横 撇 点 点 横 撇 折 撇 点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ㄗˉ

〔~趄(jū)〕a.行走困难;b.想前进又不敢前进,如“~~不前”。


can't move; to falter
schwanken, taumeln (V)
chanceler,incapable de se déplacer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常用词组>
趑趄



國語辭典

 

参见「趑趄 」条。


《康熙字典》

【酉集】
【酉集中】
部首:
总笔画:13
部首笔画:7
部外笔画:6

《廣韻》取私切《集韻》《韻會》千資切,𠀤音咨。 《說文》趑趄,行不進也。 《廣雅》趑趄,難行也。 《集韻》或作𧾕。亦作次𨀥。  又《集韻》七四切,音恣。趑趥,不行。


《说文解字》

【卷二】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切部: 取私切

趑趄,行不進也。从走次聲。

『清代:段玉裁』


趑趄、
逗。
行不進也。
易。其行次且。釋文。次、本亦作趑。或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