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竖 折 横 竖 横 竖 横 横 竖 折 点
<动>
(1) 抬起脚后跟站着 [stand on tiptoe] 离纵而跂訾者也。——《荀子·非十二子》。注:“谓跂足违俗而恣其志意,亦谓跂足自高而訾毁于人。” 吾尝跂而望矣。——《荀子·劝学》 (2) 又如:跂望(举起脚跟远望);跂踵(举起脚跟远望);跂予望之(举起脚跟远望) (3) 盼望;向往;企求 [hope for;long for;yearn for] 日夜跂而望归。——《史记·高祖纪》 (4) 又如:跂及(企及);跂仰(钦仰;想慕);跂足(喻盼望,期望) (5) 另见 qí
ㄑㄧˊ
脚上多出的脚趾头。 《说文解字·足部》:「跂,足多指也。」 《庄子·骈拇》:「故合者不为骈,而枝者不为跂。」
ㄑㄧˊ
虫爬行徐缓的样子。 《史记·卷一一○·匈奴列传》:「跂行喙息蠕动之类,莫不就安利而辟危殆。」 通「蚑」。
ㄑㄧˋ
踮脚、提起脚跟。 《诗经·卫风·河广》:「谁谓宋远,跂予望之。」 《荀子·劝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通「企」。
《唐韻》巨支切《集韻》《韻會》翹移切,𠀤音歧。 《說文》足多指也。 《莊子·騈拇篇》故合者不爲騈,而枝者不爲跂。 又《集韻》與蚑同。蟲行也。 《前漢·禮樂志》跂行畢逮。 《註》凡有足而行者稱跂行也。 《淮南子·原道訓》跂行喙息。 又《集韻》《韻會》𠀤章移切,音支。 《莊子·馬蹄篇》蹩躠爲仁,踶跂爲義。 《註》皆用心力爲仁義之貌。 又《集韻》輦尒切,音邐。義同。 又《廣韻》丘弭切《集韻》遣尒切。𠀤與企同。望也。 《類篇》舉踵也。 《詩·衞風》跂予望之。 《傳》跂足則可以望見之。 《禮·檀弓》不至焉者,跂而及之。 又國名。 《山海經》跂踵國,在拘纓東。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去智切,音吱。垂足坐。 又舉足望。 又《集韻》渠羈切,音奇。緩走。亦作𩨝。 又竭戟切,音劇。足也。
切部: 巨支切
『清代:段玉裁』
巨支切。十六部。按足部當終於路。蹸字跂字不當廁此。莊子。駢拇枝指。字只作枝。跂葢俗體。
汉字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