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竖 折 横 竖 横 竖 横 撇 竖 横 竖 点
脚背,足上:~骨。~面(脚面)。
<名>
(1) 手足伏地。同“匐” [lie prostrate] 匐,《说文》:“伏地也。”或作跗。——《集韵》 (2) 另见 fū
ㄈㄨ
脚背。 《玉篇·足部》:「跗,足上也。」 《庄子·秋水》:「赴水则接腋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跗。」 足、脚。 《集韵·平声·虞韵》:「跗,足也。」 汉·王充《论衡·宣汉》:「古之露首,今冠章甫;怙之跣跗,今履商舄。」 花萼、花托。 唐·孙光宪〈望梅花·数枝开与短墙平〉词:「数枝开与短墙平,见雪萼,红跗相映。」 同「柎 」。 器物的底座。 《续汉书志·卷七·祭祀志上》:「距石下皆有石跗,入地四尺。」 《元史·卷六八·礼乐志二》:「虡趺青龙籍地,以绿油卧梯二,加两跗焉。」 同「柎 」。
《廣韻》甫無切《集韻》《韻會》風無切,𠀤音膚。足趾也。 《玉篇》足上也。 《儀禮·士喪禮》乃屨綦結于跗連絇。 《註》跗,足上也。 《疏》謂足背也。 《莊子·秋水篇》蹶泥則沒足滅跗。 《音義》跗,足跗也。 又《左傳·成十六年》有𩎟韋之跗注。 《跓》跗注,戎服,若袴而屬于跗,與袴連。 又人名。 《史記·扁鵲倉公傳》醫有兪跗。 《註》黃帝時將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符遇切,音附。義同。 又與拊通。 《詩·小雅》鄂不韡韡。 《箋》不音夫,當作拊。 《音義》拊亦作跗。
汉字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