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cuō     
注音:ㄘㄨㄛ
部首:
总笔画:17

统一码:U+8E49

字形分析:左右结构

四角:68112

五笔86:KHUA

仓颉:RMTQM

规范编号:54

五行属性:金

HTML代码:&#36425

CSS代码:\8E49

Unicode版本:1.1

符号名称:中日韩象形文字

Unicode名称:Ideograph error, mistake, slip; failure CJK



笔画顺序

笔顺:竖 折 横 竖 横 竖 横 点 撇 横 横 横 撇 横 竖 横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cuō   ㄘㄨㄛˉ

〔~跎〕a.把时光白耽误过去,如“日月~~”;b.失足。 〔~跌〕失足摔倒,喻意外的差错或失误。


error, mistake, slip; failure
faire une erreur,manquer,rater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cuō

<动>
(1) (形声。从足,差声。本义:失足,跌跤) (2) 同本义 [fall] 中坡蹉跎。——《楚辞·王褒·九怀株昭》。注:“失足。” (3) 又如:蹉跌(跌倒;失误) (4) 时光白白过去 [waste time] 蹉,蹉跎,失时也。——《说文新附》 (5) 过 [pass]。如:蹉蹉(虚度;失时);蹉西(偏西);蹉跎时日(虚度光阴) (6) 踩;踏 [tread]。如:蹉踏(踩踏);蹉碎(踏碎) (7) 赶,赶路 [hurry on with one’s journey]。如:连夜蹉程;又得蹉前五里程

词性变化


  cuō  

<名>

(1) 失误;差错 [mistake]。如:蹉失(过失;失误);蹉败(失败);蹉过(过错) (2) 岔路;小路 [branch road;path]。如:旁蹉(小路)




國語辭典

ㄘㄨㄛ

cuō 

失时。 如:「蹉跎」。 《文选·阮籍·咏怀诗一七首之八》:「娱乐未终极,白日忽蹉跎。」 越过。 晋·张华〈轻薄篇〉:「孟公结重关,宾客不得蹉。」 唐·许浑〈将度故城湖阻风夜泊永阳戍〉诗:「行尽青溪日已蹉,云容山影水嵯峨。」 差误。 汉·扬雄〈并州箴〉:「宗幽罔识,日月爽蹉。」 踩、踏。 《儒林外史·第二二回》:「牛浦眼瞪瞪的望著牛玉圃的脸说,不觉一脚蹉了个空,半截身子掉下塘去。」


《康熙字典》

【酉集】
【酉集中】
部首:
总笔画:17
部首笔画:7
部外笔画:10

《唐韻》七何切《集韻》《韻會》《正韻》倉何切,𠀤音磋。 《說文》蹉跎,失時也。 《註》徐鉉曰:按經史通作差池,此亦後人所加。詳跎字註。  又《廣韻》蹉,跌也。  又《張華·輕薄篇》孟公結重關,賓客不得蹉。 《註》蹉,過也。  又《集韻》叉宜切,音差。義同。


《说文解字》

【卷二】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切部: 七何切

蹉跎,失時也。从足差聲。


『宋代:徐鉉徐鍇』


臣鉉等案:經史通用差池,此亦後人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