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niǎn     
注音:ㄋㄧㄢˇ
部首:
总笔画:15

繁体字:

统一码:U+8F26

字形分析:独体结构

四角:55506

五笔86:FWFL
五笔98:GGLJ

仓颉:QOJWJ

HTML代码:&#36646

CSS代码:\8F26

Unicode版本:1.1

符号名称:中日韩象形文字

Unicode名称:Ideograph a hand-cart; to transport by carriage CJK



笔画顺序

笔顺:横 横 撇 点 横 横 撇 点 横 竖 折 横 横 横 竖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niǎn   ㄋㄧㄢˇ

古代用人拉着走的車子,後多指天子或王室坐的車子:~車。帝~。鳳~(皇后的車子)。


a hand-cart; to transport by carriage
char impérial,la cour


國語辭典

ㄋㄧㄢˇ

niǎn 

以人力挽行、推拉的車。 《史記·卷一二九·貨殖傳》:「卓氏見虜略,獨夫妻推輦,行詣遷處。」 古代皇帝的坐車,亦指貴族富豪的車子。 唐·杜甫〈哀江頭〉詩:「昭陽殿裡第一人,同輦隨君侍君側。」 《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五》:「長安中富貴之家,豪傑之士,輦輸金帛求聘他為偶的,不知其數。」 借指京城、京都。 如:「輦轂之下」。 《文選·左思·吳都賦》:「都輦殷而四奧來暨。」 《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帝輦之下,怎容你這胡行!」


ㄋㄧㄢˇ

niǎn 

搭乘、乘坐。 《荀子·大略》:「天子召諸侯,諸侯輦輿就馬,禮也。」 運載。 《左傳·莊公十二年》:「以車輦其母。」 唐·李商隱〈井泥四十韻〉:「工人三五輩,輦出土與泥。」


《康熙字典》

【酉集】
【酉集下】
部首:
总笔画:15
部首笔画:7
部外笔画:8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力展切,音鄻。 《廣韻》人步輓車也。 《詩·小雅》我任我輦。 《註》任,負任者。輦,人輓車也。  又輓運也。 《左傳·莊十二年》南宮萬以乗車輦其母。  又京師謂之輦下。 《後漢·周紆傳》典司京輦。  又宮中道曰輦道。 《司馬相如·上林賦》輦道纚屬。 《註》閣道可乗輦而行者。  又輦郞,官名。 《前漢·劉向傳》向以父德任爲輦郞。 《註》引御輦郞也。  又姓。


《说文解字》

【卷十四】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切部: 力展切

輓車也。从車,从㚘在車前引之。

『清代:段玉裁』


輓車也。
謂人輓以行之車也。小司徒輂輦注曰。輦、人輓行。所以載任器也。司馬法云。夏后氏謂輦曰余車。殷曰胡奴車。周曰輜輦。夏后氏二十人而輦。殷十八人而輦。周十五人而輦。故書輦作連。鄭司農云。連讀爲輦。按夫部㚘、竝行也。輦字从此。輦設輅於車前。用索輓之。故从車㚘會意。㚘在前。車在後。故連字下曰負車。連輦古今字。周禮、管子皆作連。此車名輦。輓此車之人名輦者。爾雅曰。徒御不警。徒、輦者也。毛傳同。又詩。我任我輦。毛傳曰。任者、輦者。釋名曰。輦、人所輦也。
从車㚘。㚘在車歬引之也。
會意。力展切。十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