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横 横 竖 点 折 点
ㄩ
曲折。 如:「迂回」。 宋·王令〈饿者行〉:「雨雪不止泥路迂,马倒伏地人下扶。」 言行夸诞、不切实际。 如:「迂腐」、「迂阔」。 《国语·周语下》:「郤犫见,其语迂。」
ㄩ
绕道。 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一○上·滇游日记十二》:「骑夫以家在荞甸,故强余迂此。」
《廣韻》羽俱切《集韻》《韻會》雲俱切,𠀤音于。 《玉篇》遠也。 《史記·孟軻傳》迂遠而闊于事情。 《後漢·王暢傳》其言若迂,其效甚近。 又曲也。 《書·盤庚》恐人倚乃身,迂乃心。 《註》恐浮言之人迂汝心,使邪僻也。 《管子·君臣篇》民迂則流之,民大流則迂之。 《註》迂,曲不行,則通之使行。流,蕩不返,則屈之使止也。 又迂久,良久也。 《後漢·劉寬傳》迂久大醉而還。 又《說文》避也。 又《玉篇》廣大也。 又《唐韻》憶俱切,音紆。義同。 本作迃。通作于。
切部: 憶倶切
『清代:段玉裁』
迂曲回避。其義一也。
憶俱切。五部。
汉字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