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撇 折 折 竖 点 折 点
<介>
(1) 面向着,正对着 [be directed at;face] 迎风收栗子,过雨剪花头。——明· 袁宏道《再和散木韵》 (2) 又如:迎风飞翔;迎见(迎面遇见);迎潮(逆潮流而上);迎流(逆流)
ㄧㄥˊ
接。 如:「迎接」、「送往迎来」。 《仪礼·士昏礼》:「主人如宾服迎于门外。」 宋·王安石〈白沟行〉:「白沟河边蕃塞地,送迎蕃使年年事。」 奉承。 如:「逢迎」。 《新唐书·卷九六·杜如晦传》:「怀道及隋时位吏部主事,方炀帝幸江都,群臣迎阿,独怀道执不可。」 朝著、向著。 如:「迎面」、「迎风」。 唐·李华〈河南府参军厅壁记〉:「每从容府中,或有异政,虽不吾以,必预咨谋,如川决防,如竹迎刃。」
ㄧㄥˋ
对方尚未到达而亲自前往迎接。 《诗经·大雅·大明》:「文定厥祥,亲迎于渭。」 晋·干宝《搜神记·卷一一》:「昔县人陈明,与梅氏为婚,未成而妖魅诈迎妇去。」
《唐韻》語京切《集韻》魚京切《韻會》疑京切,𠀤音𠆻。 《說文》逢也。 《增韻》逆也,迓也。 《揚子·方言》自關而東曰逆,自關而西曰迎。 《淮南子·覽㝠訓》不將不迎。 《註》將,送也。迎,接也。不隨物而往,不先物而動也。 又逆數也。 《史記·五帝紀》迎日推策。 《註》逆數之也。日月朔望,未來而推之,故曰迎日。 又《廣韻》魚敬切《集韻》《韻會》《正韻》魚慶切,𠀤𠆻去聲。 《正韻》凡物來而接之則平聲,物未來而往迓之則去聲。 《詩·大雅》親迎于渭。 又叶吾郞切,音昂。 《史記·龜筴傳》理達于理,文相錯迎。使工占之,所言盡當。 又叶元具切,音遇。 《屈原·離騷》百神翳其備降兮,九嶷𦆯其𠀤迎。皇剡剡其揚靈兮,告余以吉故。
切部: 語京切
『清代:段玉裁』
夆、牾也。逢、遇也。其理一也。
"迎" 为谜底的谜语
除夕夜守岁底 (打一字)
汉字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