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竖 折 横 竖 横 竖 折 撇 点 点 折 点
<名>
〈名〉 (1) 遗失之物 [lost articles] 高祖取 楚如拾遗。——《汉书》 道不拾遗。——《史记·商君列传》 (2) 姓 (3) 另见 wèi
<动>
〈动〉 (1) (形声。从辵( chuò),贵声。本义:遗失) (2) 同本义 [lose] 遗,亡也。——《说文》 遗,离也。——《释言》 不遐遗。——《易·泰》 君惟不遗德刑。——《左伟·成公十六年》。注:“失也。” 得人遗契者。——《列子·说符》。注:“弃也。” 亡矢遗镞。——汉· 贾谊《过秦论》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后汉书·列女传》 小学而大遗。——唐· 韩愈《师说》 行若遗。——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又如:遗簪坠屡(失落的簪和鞋。比喻旧有的东西);遗佚(散失亡佚);遗逸(指散失之物);遗宝(遗落的宝物);遗简(失散的书籍) (3) 遗漏,因疏忽而漏掉 [omit;leave out]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 又如:遗珠弃璧(喻遗弃俊才);遗才(有才能而未被发现或重用的人);遗贤(受埋没而不为世所知的贤人) (4) 遗弃;舍弃 [abandon] 故旧不遗。——《论语·泰伯》 必遗乎今。——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又如:遗世(抛弃世事,避世);遗荣(放弃荣华富贵,辞官归隐) (5) 不自主地排泄 [involuntary discharge of urine,etc.] 朔尝醉入殿中,小遗殿上。——《汉书》 又如:遗溺(遗尿。不自由的排尿);遗精;遗溲(小便失禁) (6) 残存。留下 [hand down;leave behind at one's death] 地有遗利,民有余力。——汉· 晁错《论贵粟疏》 又如:遗孽(残留下来的坏人);遗噍(残存未死的人);遗黎(亡国或改朝换代后不事新朝的人民) (7) 缺失 [lack;be short of]。 如:遗火(失火);遗计(失计,失策);遗策(失策,失算)遗逸(缺失);遗算(失算,失策);遗筹(失策,失算);遗兆(失算);遗帙(残缺的书套);遗计(失策);遗紊(失误而紊乱) (8) 遗忘 [forget] 三日遗忘。——《汉书·刑法志》。注:“忽忘也。” 审毫厘之小计,遗天下之大数。——《史记》 又如:遗失(遗忘;忘记);遗倦(忘记疲倦) (9) 遗留 [leave over;hand down] 因遗策。——汉· 贾谊《过秦论》 访其遗踪。——宋· 苏轼《石钟山记》 忠烈遗骸。——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又如:遗安(指隐居田园,淡泊自守,不以官禄遗留子孙,而遗之以德行);遗下(留下);遗讥(让后人讥笑) (10) 专指死人留下的 [left by the deceased]。 如:遗光(遗留的德泽);遗表(大臣临死前写给皇帝的奏章);遗芳(死后留传的美好名声) (11) 离开,脱离 [leave]。 如:遗体(身体为父母所生,故称自己身体为父母的“遗体”);遗世(脱超尘世;避世隐居) (12) 堕,落下;下垂 [fall] 目眇眇而遗泣。——《楚辞》 又如:遗英(落花);遗粒(遗落的谷粒);遗坠(掉落) (13) 废止 [abolish;annul]。 如:遗寺(废旧的佛寺);遗块(废弃的土块);遗壤(荒废的土地)
汉字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