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lā     
注音:ㄌㄚ
部首:
总笔画:22

统一码:U+908B

字形分析:半包围结构

四角:32301

五笔86:VLQP
五笔98:VLRP

仓颉:YVVV

规范编号:54

五行属性:火

HTML代码:&#37003

CSS代码:\908B

Unicode版本:1.1

符号名称:中日韩象形文字

Unicode名称:Ideograph rags CJK



笔画顺序

笔顺:折 折 折 竖 折 撇 点 横 折 点 点 折 点 点 折 点 折 点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ㄌㄚˉ

〔~遢〕不利落,不整洁(“遢”读轻声)。


rags
übel mitspielen, einen Streich spielen (V)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形>
见“邋遢” 〈动〉 哼唱,诵 [read loudly] 是不是口邋着道词,一路的做鬼妆狐。——明· 汤显祖《邯郸记·度世》



國語辭典

ㄌㄚˊ

 

参见「邋遢 」条。或读为ㄌㄚ lā。


ㄌㄧㄝˋ

liè 

邋邋:旌旗摇动的样子。 《古文苑·卷一·周宣王石鼓文》:「君子员员,邋邋员斿。」


ㄌㄧㄝˋ

liè 

践踏、逾越。 清·毛奇龄〈复陆雅坪编修问降一等书〉:「夫阑阶邋级与堂上通呼吸,已属怪事,而况限之在降阶一等之地。」 同「躐 」。


《康熙字典》

【酉集】
【酉集下】
部首:
总笔画:22
部首笔画:7
部外笔画:15

《唐韻》良涉切《集韻》力涉切,𠀤音獵。 《說文》搚也。 《廣韻》邁也。  又《字彙補》旌旗動搖貌。 《石鼓文》邋邋員斿。  又《廣韻》盧盇切《集韻》力盇切,𠀤音臘。邋遢,行貌。


《说文解字》

【卷二】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切部: 良涉切

搚也。从辵巤聲。

『清代:段玉裁』


拹也。
手部曰。拹、摺也。公羊傳曰。拹榦而殺之。邋拹疊韵。
从辵。巤聲。
良涉切。八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