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máng     
注音:ㄇㄤˊ
部首:
总笔画:10

统一码:U+9099

字形分析:左右结构

四角:7727

五笔86:YNBH

仓颉:YVNL

规范编号:51

五行属性:水

HTML代码:&#37017

CSS代码:\9099

Unicode版本:1.1

符号名称:中日韩象形文字

Unicode名称:Ideograph mountain in Henan province CJK



笔画顺序

笔顺:点 横 折 折 竖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máng   ㄇㄤˊ

〔北~〕山名,在中国河南省。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máng

<名>
(1) 古邑名 [Mang village]。也作“亡”、“芒”。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北 (2) 山名 [Mang mountain]。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北。山连偃师、巩县、孟津3县地,绵亘400余里。山上多古代帝王陵墓



國語辭典

ㄇㄤˊ

máng 

地名。古代都邑,在今大陸地區河南省洛陽北邙山上。 參見「北邙山 」條。


《康熙字典》

【酉集】
【酉集下】
部首:
总笔画:10
部首笔画:7
部外笔画:3

《唐韻》莫郞切《集韻》《韻會》《正韻》謨郞切,𠀤音忙。 《說文》河南洛陽北土山上邑。 《正字通》貴人冢多在北邙山。  又《廣韻》《集韻》𠀤武方切,音亡。義同。


《说文解字》

【卷六】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切部: 莫郎切

河南洛陽北亡山上邑。从邑亡聲。

『清代:段玉裁』


河南雒陽北
雒各本作洛。誤。今正。河南雒陽、二志同。
芒山上邑。
芒、宋本或作亡。或作土。玉篇、集韵、類篇作土。今定作芒。左傳昭卄二年杜注曰。北山、洛北芒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