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bǐng     
注音:ㄅㄧㄥˇ
部首:
总笔画:12

统一码:U+90B4

字形分析:左右结构

四角:17227

五笔86:GMWB

仓颉:MBNL

规范编号:51

五行属性:水

HTML代码:&#37044

CSS代码:\90B4

Unicode版本:1.1

符号名称:中日韩象形文字

Unicode名称:Ideograph name of a city in the ancient state of Song, in what is now Shandong; pleased CJK



笔画顺序

笔顺:横 竖 折 撇 点 折 竖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bǐng   ㄅㄧㄥˇ

古地名,在中国今山东省费县。 姓。


name of a city in the ancient state of Song, in what is now Shandong; pleased
Bing (Eig, Fam)​,Bing [ hist. Name eines Ortes im heutigen Shantong Provinz ] (Eig, Geol)​,glücklich
(ancien lieu-dit du Shandong)​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bǐng

<名>
(1) 春秋郑祀泰山之邑 [Bing town]。故地在今山东省费县东约三十七里处 (2) 姓



國語辭典

ㄅㄧㄥˇ

bǐng 

地名。春秋时郑邑。故地在今大陆地区山东省费县东南。 《广韵·上声·梗韵》:「邴,邑名,在泰山。」 姓。如春秋时齐国有邴师,晋代有邴郁。


ㄅㄧㄥˇ

bǐng 

愉悦、喜悦。参见「[[邴邴]]」条。


《康熙字典》

【酉集】
【酉集下】
部首:
总笔画:12
部首笔画:7
部外笔画:5

《唐韻》兵永切《集韻》《韻會》《正韻》補永切,𠀤音丙。 《說文》宋下邑,在泰山。  又鄭地。 《穀梁傳·隱八年》鄭伯使宛來歸邴。邴者何,鄭湯沐之邑也。  又姓。 《左傳·成二年》邴夏御齊侯。通作丙。 《前漢·宣帝紀》邴吉,或作丙吉。  又和適貌。 《莊子·大宗師》邴邴乎其似喜乎。  又《廣韻》《集韻》𠀤陂病切,音柄。 《廣韻》邑名。  又姓。 《左傳·哀十一年》邴洩爲右。


《说文解字》

【卷六】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切部: 兵永切

宋下邑。从邑丙聲。

『清代:段玉裁』


宋下邑。
下邑猶言小邑。左傳邴歜、邴意茲、邴泄、邴夏皆非宋人。公羊隱八年歸邴、入邴、九年會齊矦于邴皆非宋地。十年取防。防者、宋地。疑當作邴。
从邑。丙聲。
兵永切。古音在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