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横 撇 竖 折 横 横 折 竖
<形>
(1) 文采美盛 [rich and bright]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论语·八佾》 纷郁郁其远承兮。——《楚辞·九章·思美人》 又如:郁郁桓桓(文采明盛、勇武出众的样子) (2) 丰盛 [abundant] 蜜房郁毓被其阜。——左思《蜀都赋》。注:“盛多也。” 又如:郁毓(丰盛的样子);郁霭(云彩盛多的样子) (3) 美好 [fine]。 如:郁穆(和穆美好的样子) (4) 香气浓郁 [strong] 践椒涂之郁烈。——曹植《洛神赋》 又如:郁芬(浓烈的香气);郁攸(火气;灼热之气);郁郁青青(香气馥郁,青葱繁茂的样子)
<动>
〈动〉 (1) 积聚 [gather] 郁浊困滞。——《管子·中匡》 又如:郁酿(积聚掺和);郁黑(因湿热郁积而变黑);郁伏(蕴藏隐伏);郁聿(蕴积);郁浃(蕴结满溢);郁云(积云) (2) 怨恨;愤怒 [grudge] 或有宛足郁怒。——傅毅《舞赋》 又如:郁伊(忧愤郁结);郁怨(怨恨郁结) (3) 郁积,阻滞 [stagnate] 精气郁也。——《吕氏春秋》。注:“不通也。” 郁湮不育。——《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注:“滞也。” 忠良切言皆郁于胸。——《汉书·路温舒传》 又如:郁陶(忧思郁积,思念的样子);郁噎(阻塞,郁积)
ㄩˋ
文采豐盛。 如:「文采郁郁」。 《論語·八佾》:「周監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 香氣濃烈。 如:「濃郁」、「馥郁」。 《晉書·卷四四·鄭袤等傳·贊曰》:「同鏘玉振,爭芬蘭郁。」 和暖。 《文選·劉孝標·廣絕交論》:「敘溫郁則寒谷成暄,論嚴苦則春叢零葉。」 通「燠」。
ㄩˋ
姓。如清代有郁松年。
《唐韻》於六切《集韻》《韻會》《正韻》乙六切,𠀤音㤢。 《集韻》地名。 《前漢·地理志》右扶風有郁夷縣,膠東有郁秩縣,又郁郅縣,屬北地郡。 又郁郁,文盛貌。 《史記·五帝紀》其色郁郁,其德嶷嶷。 又《天官書》郁郁紛紛,蕭索輪囷,是謂卿雲。 又姓。 《廣韻》魯相有郁貢。 又叶越逼切,音逸。 《司馬相如·上林賦》芬芳漚鬱,酷烈淑郁。皓齒粲爛,宜笑的皪。 《唐韻》《廣韻》《集韻》《類篇》《韻會》𠀤紆物切,音罻。 《說文》木叢生者。 《詩·秦風》鬱彼北林。 《傳》鬱,積也。 《疏》鬱積而茂盛。 又《詩·豳風》六月食鬱及薁。 《傳》棣屬。 《陸璣疏》其樹高五六尺,其實大如李,色正赤,食之甘。 又《書·五子之歌》鬱陶乎予心。 《疏》鬱陶,憤結積聚之意。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鍾弇則鬱。 《註》聲不舒揚。 又《禮·內則》鳥皫色而沙鳴鬱。 《註》鬱,腐臭也。 又《左傳·昭二十九年》鬱湮不育。 《註》鬱,滯也。 又《爾雅·釋言》鬱,氣也。 《疏》謂鬱蒸之氣也。 又《廣雅》鬱,長也。 又《廣韻》鬱,幽也,悠思也。 又地名。 《前漢·地理志》鬱林郡,故秦桂林郡,屬尉佗。 又水名。 《山海經》鬱水出象郡。 又姓。 《廣韻》出《姓苑》。 《干祿字書》俗作欝。 又與𩰪通。 《周禮·春官》鬱人和鬱鬯,以實彝而𨻰之。 《註》鄭司農云:鬱,草名。十葉爲貫,百二十貫爲築,以煮之鐎中,停于祭前。鬱爲草若蘭。
"郁" 为谜底的谜语
有右耳 (打一汉字)
【解释】 有+耳=郁。
汉字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