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hé     
注音:ㄏㄜˊ
部首:
总笔画:13

统一码:U+90C3

字形分析:左右结构

四角:87627

五笔86:WGKB

仓颉:ORNL

规范编号:54

五行属性:水

HTML代码:&#37059

CSS代码:\90C3

Unicode版本:1.1

符号名称:中日韩象形文字

Unicode名称:Ideograph county in Shanxi province CJK



笔画顺序

笔顺:撇 点 横 竖 折 横 折 竖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名>
(1) 郃阳,旧县名 [Heyang county]。在陕西省中部。也作“合阳” 郃,左冯翊郃阳县。《诗》曰:“在郃之阳。”——《说文》。 段玉裁注:“二《志》同。 应劭曰:‘在 郃水之阳也。’” (2) 水名 [Heshui River] 去城十五里,水即郃水也。——《水经注》 (3) 姓。北魏大莫干氏,后改为郃氏



國語辭典

ㄏㄜˊ

 

人名用字。如三国时魏有张郃。 (二)​之又音。


ㄍㄜˊ

 

参见「郃阳县 」条。


《康熙字典》

【酉集】
【酉集下】
部首:
总笔画:13
部首笔画:7
部外笔画:6

《唐韻》侯閤切《集韻》《韻會》曷閤切,𠀤音合。 《說文》左馮翊郃陽縣。 《詩·大雅》在郃之陽。本作洽。 《註》洽,水名,在同州郃陽夏陽縣。今流已絕,故去水加邑。  又姓。


《说文解字》

【卷六】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切部: 𠊱閤切

左馮翊郃陽縣。从邑合聲。《詩》曰:“在郃之陽。”

『清代:段玉裁』


左馮翊郃陽縣。
二志同。應邵曰。在邰水之陽也。按今陜西同州府郃陽縣卽其地。
从邑。合聲。
矦閤切。七部。
詩曰。在郃之陽。
大雅文。今詩郃作洽。水經注引亦作郃。按魏世家。文矦時西攻秦。築雒陰合陽。字作合。葢合者水名。毛詩本作在合之陽。故許引以說會意。秦漢間乃製郃字耳。今詩作洽者、後人意加水旁。許引詩作郃者、後人所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