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dèng     
注音:ㄉㄥˋ
部首:
总笔画:19

繁体字:

统一码:U+9127

字形分析:左右结构

四角:17127

五笔86:WGKB

仓颉:NTNL

HTML代码:&#37159

CSS代码:\9127

Unicode版本:1.1

符号名称:中日韩象形文字

Unicode名称:Ideograph surname CJK



笔画顺序

笔顺:折 点 撇 撇 点 横 竖 折 横 点 撇 横 折 竖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dèng   ㄉㄥˋ

见“邓”。


surname
Deng (Eig, Fam)
(nom de famille)​


國語辭典

ㄉㄥˋ

dèng 

国名。曼姓。周时所建。故址在今大陆地区河南省邓县,后为楚所灭。 《说文解字·邑部》:「邓,曼姓之国,今属南阳。」 地名:➊ ​ 春秋时鲁地,在今大陆地区山东省汶河以南,运河以北一带。《左传·隐公十年》:「公会齐侯、郑伯于中丘,癸丑,盟于邓,为师期。」晋·杜预·注:「邓,鲁地。」➋ ​ 春秋时蔡地,约在今大陆地区河南省郾城县东南。➌ ​ 战国时魏邑,约在今大陆地区河南省孟县西南。《史记·卷五·秦本纪》:「(昭襄王)​十六年,左更错取轵及邓。」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故邓城在怀州河阳县西三十一里,并六国时魏邑也。」 姓。如三国时魏国有邓艾,清代有邓廷桢。


《康熙字典》

【酉集】
【酉集下】
部首:
总笔画:19
部首笔画:7
部外笔画:12

《唐韻》徒亘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亘切,𠀤音蹬。 《說文》曼姓之國。 《春秋·桓七年》鄧侯吾離來朝。 《疏》鄧,在南地,屬衡岳。  又魯地。 《春秋·隱十年》春,齊侯、鄭伯盟于鄧。 《註》鄧,魯地。  又蔡地。 《春秋·桓二年》蔡侯、鄭伯會于鄧。 《註》潁川召陵縣西南有鄧城。 《疏》賈、服以鄧爲國,釋例以此爲蔡地,其鄧國則義陽鄧縣是也。以鄧是小國,去蔡遠,蔡、鄭懼楚而爲此會,不當反求近楚小國與之結援,故知非鄧國也。  又州名。本秦南陽郡,隋置南陽縣,攺鄧州。  又姓。 《姓考》殷武丁封叔父于河北,爲鄧侯,後因氏。


《说文解字》

【卷六】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切部: 徒亙切

曼姓之國。今屬南陽。从邑登聲。

『清代:段玉裁』


曼姓之國。
左傳。楚武王夫人曰鄧曼。則知鄧國曼姓也。前志曰。鄧縣故國。
今屬南陽。
南陽郡鄧、二志周。今河南南陽府鄧州是其地。
从邑。登聲。
徒亙切。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