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fēng     
注音:ㄈㄥ
部首:
总笔画:25

统一码:U+9146

字形分析:左右结构

四角:27127

五笔86:DHDB
五笔98:MDHB

仓颉:UTNL

规范编号:54

五行属性:水

HTML代码:&#37190

CSS代码:\9146

Unicode版本:1.1

符号名称:中日韩象形文字

Unicode名称:Ideograph name of Zhou period state CJK



笔画顺序

笔顺:横 横 横 竖 竖 横 横 横 竖 折 竖 横 竖 折 横 点 撇 横 折 竖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fēng   ㄈㄥˉ

〔~都(dū)城〕迷信传说指阴间。 姓。


name of Zhou period state
Feng (Eig, Fam)
(nom de famille)​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fēng

<名>
(1) 古地名。酆城 [Feng capital] 酆,周文王所都,在京兆 杜陵西南,从邑,丰声。——《说文》 毕原酆郇。——《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康有酆宫之朝。——《左传·昭公四年》 (2) 周文王灭崇侯虎后曾都于此。后为周武王之弟的封国。故地在今陕西省户县北 (3) 姓



國語辭典

ㄈㄥ

fēng 

地名。周文王所都,故址位于今大陆地区陕西省鄠县东。 姓。如宋代有酆去奢。


《康熙字典》

【酉集】
【酉集下】
部首:
总笔画:25
部首笔画:7
部外笔画:18

《廣韻》敷空切《集韻》《韻會》敷馮切,𠀤音豐。 《集韻》周文王所都。 《左傳·昭四年》康有酆宮之朝。 《註》酆,在始平鄠縣東,有靈臺,康王於是朝諸侯也。  又國名。 《左傳·僖二十四年》畢、原、酆、郇,文之昭也。  又姓。 《左傳》有酆舒。  又水名。 《後漢·馮衍傳》西顧酆、鄗。 《註》酆、鄗,二水名。◎按《詩·大雅》作邑于豐。豐水東注。《書·武成》王來自商,至于豐。俱作豐。後人加阝作酆,無二義。


《说文解字》

【卷六】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切部: 敷戎切

周文王所都。在京兆杜陵西南。从邑豐聲。

『清代:段玉裁』


周文王所都。
詩書皆作豐。左傳。酆、文之昭也。字從邑。前後二志亦作酆。大雅曰。旣伐于崇。作邑于豐。杜預曰。酆在鄠縣。後志曰。酆在京兆杜陵西南。
在京兆杜陵西南。
京兆尹杜陵、二志同。今陜西西安府府東南十五里有故杜陵城。
从邑。豐聲。
敷戎切。九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