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sà     
注音:ㄙㄚˋ
部首:
总笔画:12

繁体字:

统一码:U+9212

字形分析:左右结构

四角:87147

五笔86:QEYY
五笔98:QBYY

仓颉:CNHE

五行属性:金

HTML代码:&#37394

CSS代码:\9212

Unicode版本:1.1

符号名称:中日韩象形文字

Unicode名称:Ideograph spear; (Cant.) to cut, slice; grass-shears CJK



笔画顺序

笔顺:撇 点 横 横 竖 点 撇 横 撇 折 点



國語辭典

ㄙㄜˋ

 

铁把小矛,古代作为兵器或农具。 晋·陆云〈答车茂安书〉:「举钑成云,下钑成雨,既浸既润,随时代序也。」 戟。 《北史·卷一○·周宣帝本纪》:「又令武贲持钑马上,称警跸,以至同州。」


ㄙㄜˋ

 

以金银镶饰器物。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一三·记事》:「近年赐带者多,匠者务为新巧,遂以御仙花枝叶稍繁,改钑荔枝,而叶极省。」


ㄐㄧˊ

 

化学元素。锗的旧译。


《康熙字典》

【戌集】
【戌集上】
部首:
总笔画:12
部首笔画:8
部外笔画:4

《唐韻》蘇合切《集韻》悉合切,𠀤音趿。 《說文》鋋也。 《陸雲·答車安茂書》舉鈒成雲,下鈒成雨。  又《廣韻》鈒鏤。 《六書故》細鏃金銀爲文曰鈒鏤。  又《國史補》四姓,滎陽鄭、岡頭盧、澤底李、土門崔,皆爲鼎甲。大原王亦四姓之匹,時號鈒鏤王家,喩銀質金飾也。  又《廣韻》色立切《集韻》《正韻》色入切,𠀤音歰。 《廣韻》戟也,鋋也。  又《集韻》或作鎩。  又作闟。 《史記·商君傳》持矛而操闟戟者,旁車而趨。 《註》闟,亦作鈒。所及反。  又《集韻》迄及切,音吸。義同。  又息入切,音靸。小鋒。


《说文解字》

【卷十四】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切部: 穌合切

鋋也。从金及聲。

『清代:段玉裁』


鋋也。
廣韵云。?也。又云。鈒鏤。皆非古義。
从金。及聲。
穌合切。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