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shù     
注音:ㄕㄨˋ
部首:
总笔画:13

统一码:U+9265

字形分析:左右结构

四角:83194

五笔86:QSYY

仓颉:CIJC

规范编号:55

五行属性:金

HTML代码:&#37477

CSS代码:\9265

Unicode版本:1.1

符号名称:中日韩象形文字

Unicode名称:Ideograph needle CJK



笔画顺序

笔顺:撇 点 横 横 竖 点 撇 横 横 竖 撇 点 点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shù

<名>
〈名〉 长针 [long needle] 鉥,綦针也。从金,术声。——《说文》 一女必有一刀、一锥、一箴、一鉥。——《管子·轻重乙》

词性变化


  shù  

<动>

〈动〉 (1) 刺 [prick] 及其为诗,刿目鉥心。——唐· 韩愈《贞曜先生墓志铭》 (2) 导;引导 [guide] 吾请为子鉥。——《国语·晋语二》




國語辭典

ㄕㄨˋ

shù 

长针。 《玉篇·金部》:「鉥,长针也。」 《管子·轻重乙》:「一女必有一刀、一锥、一箴、一鉥,然后成为女。」


ㄕㄨˋ

shù 

刺。 唐·韩愈〈贞曜先生墓志铭〉:「及其为诗,刿目鉥心。」 引导。 《国语·晋语二》:「子盍入乎?吾请为子鉥。」 三国吴·韦昭·注:「鉥,道也。」 唐·柳宗元〈梦归赋〉:「若有鉥余以往路兮,驭儗儗以回复。」


《康熙字典》

【戌集】
【戌集上】
部首:
总笔画:13
部首笔画:8
部外笔画:5

《唐韻》《集韻》𠀤食聿切,音術。 《說文》綦鍼也。 《管子·海王篇》一女必有一鍼一鉥。 《註》鉥,長鍼也。  又導也。 《晉語》子盍入乎,吾請爲子鉥。 《註》鉥,導也。借鍼義,猶言前導也。  又《集韻》雪律切,音卹。誘也。本作怵。


《说文解字》

【卷十四】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切部: 食聿切

綦鍼也。从金术聲。

『清代:段玉裁』


綦鍼也。
綦疑當作長。管子。一女必有一刀一錐。一箴一鉥。房注。鉥時橘切。長鍼也。玉篇亦曰長鍼。
从金。术聲。
食聿切。十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