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撇 点 横 横 竖 点 撇 横 折 点 撇 撇 点 横 竖 折 横 点 撇 横
ㄉㄥˋ
掛在馬鞍兩旁,讓騎馬的人踏腳用的東西。 明·張自烈《正字通·金部》:「鐙,今馬鐙,馬鞍兩旁足所踏也。」 唐·韓偓〈馬上見〉詩:「和裙穿玉鐙,隔袖把金鞭。」 《紅樓夢·第六九回》:「老頭子細說原委,賈璉只在鐙中跌足。」
ㄉㄥ
照明用具。 清·陳澧〈水龍吟·詞仙曾駐峰頭〉詞:「賸出山迴望,鐙明佛屋,有閑僧睡。」 同「燈 」。 古代的飲食器具。 《儀禮·公食大夫禮》:「大羹湆不和,實于鐙。」 漢·鄭玄·注:「瓦豆謂之鐙。」 通「豋」。
《唐韻》都滕切《集韻》《韻會》都騰切,𠀤音登。 《說文》錠也。 《徐鉉曰》錠中置燭,故謂之鐙。今俗別作燈,非是。 《楚辭·招魂》華鐙錯些。 《劉公幹·贈五官中郞將詩》明鐙熺炎光。 又山名。 《山海經》鼓鐙之山。 又與登同。 《儀禮·公食大夫禮》實于鐙。 《註》瓦豆謂之鐙。 《疏》詩:于豆于登。毛傳:木曰豆,瓦曰登。 《後漢·禮儀志》瓦鐙一,彤矢四。 又《廣韻》都鄧切《集韻》《韻會》《正韻》丁鄧切,𠀤音嶝。 《廣韻》鞍鐙。 《集韻》馬鞁具。 《正字通》馬鞍兩旁,足所踏也。 《韓致堯詩》和裙穿玉鐙。 又《韻會》豆下跗。 《禮·祭統》執鐙。 《註》鐙,豆下跗也。 《釋文》鐙,音登。 又丁鄧反。
切部: 都滕切
『宋代:徐鉉徐鍇』
汉字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