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záo     
注音:ㄗㄠˊ
部首:
总笔画:27

繁体字:

统一码:U+947F

字形分析:上下结构

四角:37109

五笔86:OGUQ
五笔98:OUFQ

仓颉:TEC

HTML代码:&#38015

CSS代码:\947F

Unicode版本:1.1

符号名称:中日韩象形文字

Unicode名称:Ideograph chisel; bore, pierce CJK



笔画顺序

笔顺:竖 竖 点 撇 横 点 撇 横 横 竖 撇 竖 横 折 横 横 撇 折 折 点 撇 点 横 横 竖 点 撇 横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záo   ㄗㄠˊ

挖槽或穿孔用的工具,稱「鑿子」。 穿孔,挖掘:~孔。~井。~通。 器物上的孔,是容納枘(榫頭)的。 明確,真實:~~。證據確~。


chisel; bore, pierce
graben (V)​,meißeln (V)
burin,creuser,percer


國語辭典

ㄗㄨㄛˋ

​zuò 

穿孔或挖削用的工具。 漢·王充《論衡·效力》:「鑿所以入木者,槌叩之也。」 也稱為「鑿子」。 器物上可鑲嵌東西的下凹部分。參見「枘鑿 」條。


ㄗㄨㄛˋ

​zuò 

挖掘,將器物打洞穿通。 如:「鑿壁借光」。 《管子·輕重戊》:「疏三江,鑿五湖。」 唐·李白〈丁督護歌〉:「萬人鑿盤石,無由達江滸。」 牽強附會而求合於義理。 如:「穿鑿附會」。


ㄗㄨㄛˋ

​zuò 

確實。 如:「罪證確鑿」、「確鑿不移」。


ㄗㄠˊ

​záo 

(一)​之語音。


《康熙字典》

【戌集】
【戌集上】
部首:
总笔画:27
部首笔画:8
部外笔画:19

《唐韻》在各切《集韻》《韻會》《正韻》疾各切,𠀤音昨。 《廣韻》鏨也。 《古史考》孟莊子作鑿。 《師古曰》鑿所以穿木也。  又《說文》穿木也。 《易·繫辭·刳木爲舟疏》刳鑿其中。  又《詩·豳風》二之日鑿冰冲冲。 《朱註》鑿冰,取冰於山也。  又黥𠛬。 《前漢·𠛬法志》其次用鑽鑿。 《註》鑿,黥𠛬也。  又開也。 《前漢·張騫傳》然騫鑿空。 《註》鑿,開也。空,通也。騫始開通西域道也。  又造也。 《公羊傳·成十三年》公鑿行也。 《註》鑿,猶更造之意。 《釋文》鑿,在洛反。猶造意也。  又《韻會》六情曰六鑿。 《莊子·外物篇》心無天游,則六鑿相攘。 《註》六情也。  又《正字通》恣意不求合義理,謂之鑿。 《孟子》爲其鑿也。 《前漢·禮樂志》以意穿鑿。  又書名。緯書有《乾坤鑿度》。  又《廣韻》則落切《集韻》《韻會》《正韻》卽各切,𠀤音作。 《集韻》鮮明貌。 《詩·唐風》白石鑿鑿。 《傳》鑿鑿,鮮明貌。 《釋文》鑿,子洛反。  又《九章算術》粟率五十,鑿二十四。言粟五斗,爲米二斗四升。 《左傳·桓二年》粢食不鑿。 《註》不精鑿。 《釋文》鑿,子洛反。 《杜甫詩》秋菰成黑米,精鑿傳白粲。  又《廣韻》《集韻》𠀤昨木切,音族。 《廣韻》鑿鏤花葉。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在到切,漕去聲。 《集韻》穿空也。 《增韻》孔寵。 《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凡輻,量其鑿深以爲輻廣。 《釋文》鑿,曹報反。  又如字。 《前漢·楚元王傳》羊入其鑿。 《師古註》鑿,在到反。謂所穿冢藏者。 《楚辭·九辯》何時俗之工巧兮,滅規矩而攺鑿。獨耿介而不隨兮,願慕先聖之遺敎。  又《集韻》七到切,音操。宂也。  又《唐韻正》平聲,音漕。 《水經注》桓𤣥有問鼎之志,乃漕一洲,以充百數。漕卽鑿字。  又《韻補》叶脞五切,租上聲。 《易林》鉛刀攻玉,無不鑽鑿。龍體具舉,魯班爲輔。


《说文解字》

【卷十四】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切部: 在各切

穿木也。从金,

『清代:段玉裁』


所㠯穿木也。
所以二字今補。穿木之器曰鑿。因之旣穿之孔亦曰鑿矣。考工記曰。量其鑿深以爲輻廣。九辨。圜鑿而方枘。音家讀曹報反。
从金。糳省聲。
在各切。古音在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