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qián     
注音:ㄑㄧㄢˊ
部首:
总笔画:13

繁体字:

统一码:U+94B3

字形分析:左右结构

四角:84770

五笔86:QAFG
五笔98:QFG

仓颉:XCTM

规范编号:49

五行属性:金

HTML代码:&#38067

CSS代码:\94B3

Unicode版本:1.1

符号名称:中日韩象形文字

Unicode名称:Ideograph pincers, pliers, tongs; to compress CJK



笔画顺序

笔顺:撇 横 横 横 折 横 竖 竖 横 横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qián   ㄑㄧㄢˊ

夹住,限制,约束:~制(用强力限制,使不能自由行动)。~击。 夹东西的用具:~子。老虎~。平口~。~工。


pincers, pliers, tongs; to compress
befestigen, halten ,beschränken, einschränken ,witzeln ,zurückhalten ,Fang, Klaue (S)​,Kneifzange (S)​,Zange (S)​,kneifen (V)​,Qian (Eig, Fam)
pinces,tenailles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qián

<名>
〈名〉 (1) (形声。从金,甘声。本义:金属夹具) (2) 古刑具。束颈的铁圈 [iron collar] 钳,以铁有所劫束也。——《说文》 皆弛解钳。——《后汉书·光武纪》 古之刑在项曰钳,今之链锁。——清· 阮葵生《茶余客话》 (3) 又如:钳铁(古代束颈的刑具);钳髠(钳和髠。古代束颈、剃发之刑);钳釱(古代两种刑具名,钳与釱);钳扭(束颈缚手的刑具);钳锁(小儿的金属首饰;又指古代用以束颈、锁身的两种刑具) (4) 夹持东西的用具 [pincers;pliers;forceps]。如:夹管钳;扩边钳;火钳;流产钳;牙槽钳

词性变化


  qián  

<动>

〈动〉 (1) 古代刑罚。用铁圈束颈、手、足 [grip (with iron collar)] 烧铁钳灼。——《汉书·江充传》 自髠钳为王家奴。——《汉书·高帝纪》 楚人将钳我于市。——《汉书·楚元王传》。注:“以铁束颈也。” (2) 又如:钳奴(受过钳刑而被充作奴隶的人);钳赭(犯人身穿赤衣,以铁束颈的刑法);钳梏(以铁箍束颈,以木械铐手);钳徒(被施钳刑的人);钳市(束颈游街) (3) 用钳子夹持 [hold with pincers;grip;clamp]。如:钳网(用钳子夹住物体,用网子捕捉鸟兽。引申作以势力胁迫人就范) (4) 钳制;缄禁 [clamp down on;restrain;control;restrict]。如:钳勒(钳制勒束);钳语(禁止人民聚集交谈);钳塞(钳制堵塞);钳结(使钳口结舌不敢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