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hūn     
注音:ㄏㄨㄣ
部首:
总笔画:16

繁体字:

统一码:U+95BD

字形分析:半包围结构

四角:77604

五笔86:UQAJ

仓颉:ANHPA

HTML代码:&#38333

CSS代码:\95BD

Unicode版本:1.1

符号名称:中日韩象形文字

Unicode名称:Ideograph gatekeeper; gate, door CJK



笔画顺序

笔顺:竖 折 横 横 竖 折 横 横 撇 折 横 折 竖 折 横 横



國語辭典

ㄏㄨㄣ

hūn 

守门人。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人伐楚,获俘焉,以为阍。」 宫门。 唐·李商隐〈哭刘蕡〉诗:「上帝深宫闭九阍,巫咸不下问衔冤。」


《康熙字典》

【戌集】
【戌集上】
部首:
总笔画:16
部首笔画:8
部外笔画:8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呼昆切,音昏。 《說文》常以昏閉門隷也。 《禮·祭義》閽者,守門之賤者也。 《周禮·天官》閽人掌守王宮中門之禁。 《註》言閽人者,使守門閽人守王宮中門耳。 《正字通》凡吏民冤抑,詣闕自愬者,曰叩閽。  又《正韻》閽寺。 《易·說卦》爲閽寺。 《疏》取其禁止人也。  又《韻補》叶許云切,音熏。 《揚雄·甘泉賦》選巫咸兮叫帝閽,開天庭兮延羣神。  又叶音暄。 《蘇轍·上淸詞》帝蕩蕩其無尊兮,居深高乎九閽。顧后土之茫昧兮,若世人之觀天。


《说文解字》

【卷十二】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切部: 呼昆切

常以昏閉門隸也。从門从昏,昏亦聲。

『清代:段玉裁』


常㠯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