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zhǐ     
注音:ㄓˇ
部首:
总笔画:12

统一码:U+962F

字形分析:左右结构

四角:71210

五笔86:BHG

仓颉:NLYLM

五行属性:金

HTML代码:&#38447

CSS代码:\962F

Unicode版本:1.1

符号名称:中日韩象形文字

Unicode名称:Ideograph foundation; site; address CJK



笔画顺序

笔顺:折 竖 竖 横 竖 横



國語辭典

ㄓˇ

zhǐ 

地基、山脚。 《汉书·卷二五·郊祀志上》:「禅泰山下阯,东北肃然山 ,如祭后土礼。」 唐·元稹〈古社〉诗:「古社基阯在,人散社不神。」 通「址」。 水中小洲。 《文选·张衡·西京赋》:「迺有昆明零沼,黑水玄阯。」 通「沚」。


《康熙字典》

【戌集】
【戌集中】
部首:
总笔画:12
部首笔画:8
部外笔画:4

《唐韻》《集韻》《韻會》諸市切《正韻》諸氏切,𠀤音止。 《說文》基也。 《史記·封禪書》石關者,在太山下阯南方。 《前漢·疏廣傳》頗立產業基阯。  又《釋名》水出其前曰阯丘。阯,基阯也,言所出然。 《說文》阯,或作址。  又交阯,漢郡名。 《前漢·武帝紀》合浦交阯。 《後漢·南蠻傳》其俗男女同川而浴,故曰交阯。 《正字通》亦作趾。


《说文解字》

【卷十四】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切部: 諸市切

基也。从𨸏止聲。

『清代:段玉裁』


基也。
止下曰。下基也。阯與止音義皆同。止者、艸木之基也。阯者、城阜之基也。
从𨸏。止聲。
諸市切。一部。
阯或从土。
左傳曰。略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