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折 竖 撇 横 竖 横 竖 竖 横 横
<动>
流传。也作“垂” [hand down] 大义箸明,陲于后嗣。——李斯《泰山刻石》
ㄔㄨㄟˊ
边界、边疆。 《左传·成公十三年》:「芟夷我农功,虔刘我边陲,我是以有辅氏之聚。」 唐·王维〈送别〉诗:「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唐韻》《集韻》《韻會》𠀤是爲切,音倕。 《說文》危也。 又《廣韻》邊也。 《增韻》疆也。 《左傳·成十三年》虔劉我邊陲。 《史記·律書》連兵於邊陲。 又《韻會》本作垂。 《爾雅·釋詁》疆界邊衞圉,垂也。 《註》皆在外垂也。 《戰國策》今大國之地半天下,有二垂。 《荀子·臣道篇》邊境之臣處,則疆垂不喪。
切部: 是爲切
『清代:段玉裁』
許義垂訓遠邊。陲訓危。以垂从土、陲从𨸏之故。今義訓垂爲懸則訓陲爲邊。邊陲行而邊垂廢矣。
是爲切。古音在十七部。
汉字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