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ní     
注音:ㄋㄧˊ
部首:
总笔画:16

统一码:U+9713

字形分析:上下结构

四角:10212

五笔86:FVQB
五笔98:FEQB

仓颉:MBHXU

规范编号:54

五行属性:水

HTML代码:&#38675

CSS代码:\9713

Unicode版本:1.1

符号名称:中日韩象形文字

Unicode名称:Ideograph rainbow; variegated, colored CJK



笔画顺序

笔顺:横 点 折 竖 点 点 点 点 撇 竖 横 折 横 横 撇 折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ㄋㄧˊ

虹的一种,亦称“副虹”。形成的原因和虹相同,只是光线在水珠中的反射多了一次,红色在内,紫色在外。


rainbow; variegated, colored
(äußerer)​ Regenbogen (S, Met)
arc-en-ciel secondaire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名>
(1) (形声。从雨,兒( ní )声。本义:副虹) (2) 同本义,即虹的外环。大气中有时跟虹同时出现的一种光的现象,形成的原因和虹相同,只是光线在水珠中的反射比形成虹时多了一次,彩带排列的顺序和虹相反,红色在内,紫色在外 [secondary rainbow] 霓,屈虹青赤或白色阴气也。——《说文》。按,雨与日相薄而成光,有雌雄,鲜者为雄虹。暗者为雌霓。 虹霓也,云雾也,风雨也,四时也,此积气之成乎天者也。——《列子·无端》 云披雾裂虹霓断,霹雳掣电捎平岗。——柳宗元《笼鹰词》 霓为衣兮风为马。——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 彩云;云霞 [rosy clouds]。 如:霓衣(以霓所制的衣裳。多以形容仙人所穿的服装。也指五彩薄细如虹霓的衣服);霓旄(画有虹霓的旗帜);霓旌(饰以五彩的旗帜。多用于仪仗。因其似霓虹,故名);霓饮(蜺虹汲水);霓裳(用霓制成的霓裳。即霓衣) (4) 借指天空,高空 [sky] 羽旄扫霓,云旗拂天。——班固·《东都赋》



國語辭典

ㄋㄧˊ

 

與虹同時出現的彩色圓弧外圈。 《楚辭·王襃·九懷·蓄英》:「修余兮袿衣,騎霓兮南上。」 唐·杜甫〈泛溪〉詩:「練練峰上雪,纖纖雲表霓。」 也稱為「副虹」。 姓。如明代有霓濟。


《康熙字典》

【戌集】
【戌集中】
部首:
总笔画:16
部首笔画:8
部外笔画:8

《唐韻》五雞切《集韻》《韻會》《正韻》硏奚切,𠀤音倪。 《說文》屈虹靑赤。或白色隂气也。从雨兒聲。 《玉篇》雲色似龍也。 《埤雅》雄曰虹,雌曰霓。舊說,虹常雙見,鮮盛者雄,其闇者雌也。一曰赤白色謂之虹,靑白色謂之霓。爾雅釋天曰:霓爲挈貳,貳蓋言二。淮南子說山訓曰:天二氣則成虹是也。 《孟子》若大旱之望雲霓也。 《集韻》通作蜺。  又《爾雅·釋天》疾雷爲霆霓。 《註》雷之急擊者謂霹靂。  又《廣韻》五計切《集韻》硏計切,𠀤音詣。義同。 《張衡·東京賦》龍輅充廷,雲旗沸霓。夏正三朝,庭燎晢晢。  又《廣韻》五結切《集韻》倪結切,𠀤音齧。義同。 《釋名》霓,齧也。其體斷絕,見於非時,此灾氣也。傷害於物,如有所食齧也。 《南史·王筠傳》沈約製郊居賦,示筠草,筠讀至雌霓連蜷,約撫掌欣忭曰:僕常恐人呼爲霓。○按雌霓之霓,五的反。雲霓之霓,五兮反。學林曰:范蜀公召試學士院,用彩霓作平聲。考試者以范爲失韻,當時學士爲之憤鬱。司馬光曰:約賦但取聲律便美,非霓不可讀爲平聲也。  又《張衡·西京賦》直墆霓以高居。 《註》墆霓,高貌。  又《集韻》《韻會》𠀤倪歷切,音鶂。 《集韻》雌霓。 《集韻》本作蜺。或作蛪。


《说文解字》

【卷十一】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切部: 五雞切

屈虹,青赤,或白色,陰气也。从雨兒聲。

『清代:段玉裁』


屈虹靑赤或白色。
或字陸德明作也一曰三字。非也。韵會白下無色字。是也。屈當作詘。許書云詰詘者、謂詘曲。屈非其義。許意詘曲之虹多靑赤。或有白色者。皆謂之霓。釋天曰。螮蝀、虹也。霓爲挈貳。郭云。雙出色鮮盛者爲雄、曰虹。闇者爲雌、曰霓。據此、似靑赤爲虹。白色爲霓。然析言有分。渾言不別。故趙注孟子曰。霓、虹也。虹見則雨。楚辭有白霓。


谜语

"霓" 为谜底的谜语

  1. 大雨下的儿子 (打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