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sǎng     
注音:ㄙㄤˇ
部首:
总笔画:19

繁体字:

统一码:U+9859

字形分析:左右结构

四角:71986

五笔86:CCCM

仓颉:EDMBC

HTML代码:&#39001

CSS代码:\9859

Unicode版本:1.1

符号名称:中日韩象形文字

Unicode名称:Ideograph the forehead; to kowtow CJK



笔画顺序

笔顺:折 点 折 点 折 点 横 竖 撇 点 横 撇 竖 折 横 横 横 撇 点



國語辭典

ㄙㄤˇ

sǎng 

额头、前额。 《孟子·滕文公上》:「其颡有泚,睨而不视。」 《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东门有人,其颡类尧。」 泛指头。 唐·杜甫〈义鹘〉诗:「修鳞脱远枝,巨颡拆老拳。」 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一○上·滇游日记十三》:「自颡及趾,靡有所遗。」 喉咙、嗓子。 元·庞德祥《杀狗劝夫·第四折》:「动不动搯人的颡子。」


ㄙㄤˇ

sǎng 

叩头。 《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丧人不佞,失守鲁国之社稷,执事以羞,再拜颡。」


《康熙字典》

【戌集】
【戌集下】
部首:
总笔画:19
部首笔画:9
部外笔画:10

《唐韻》蘇朗切,桑上聲。 《玉篇》額也。 《易·說卦》震其於馬也爲的顙。 《又》巽其於人也爲廣顙。 《儀禮·士喪禮》主人哭拜稽顙。 《註》頭觸地無容。 《揚子·方言》𩔣、頟、顏,顙也。  又《集韻》《韻會》𠀤蘇郞切,音桑。義同。 《易林》𤣥鬣黑顙,東歸高鄕。 《魏文帝·東巡觀兵詩》古公宅岐邑,實始翦殷商。孟獻營虎牢,鄭人懼稽顙。


《说文解字》

【卷九】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切部: 蘇朗切

頟也。从頁桑聲。

『清代:段玉裁』


頟也。
方言。中夏謂之頟。東齊謂之顙。九拜中之頓首必重用其顙。故凡言稽顙者、皆謂頓首。非稽首也。公羊傳曰再拜顙者、卽拜而後稽顙也。何曰。顙者猶今叩頭。按叩頭者、經之頓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