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shì     
注音:ㄕˋ
部首:
总笔画:14

繁体字:

统一码:U+98FE

字形分析:左右结构

四角:88727

五笔86:WYVH
五笔98:WVTH

仓颉:OIOLB

HTML代码:&#39166

CSS代码:\98FE

Unicode版本:1.1

符号名称:中日韩象形文字

Unicode名称:Ideograph decorate, ornament, adorn; to deceive CJK



笔画顺序

笔顺:撇 点 点 折 横 横 折 点 撇 横 竖 折 竖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shì   ㄕˋ

见“饰”。


decorate, ornament, adorn; to deceive
garnieren, schmücken ,Verzierungen (S)
décorer,parer,jourer le rôle de,se déguiser en


國語辭典

ㄕˋ

shì 

装扮、打扮。 如:「修饰」、「装饰」。 《说文解字·巾部》「饰」字·清·段玉裁·注:「凡踵事增华皆谓之饰。」 遮掩、伪装。 如:「掩饰」、「粉饰太平」、「文过饰非」。 《汉书·卷五八·公孙弘传》:「夫以三公为布被,诚饰诈欲以钓名。」 假托。参见「饰词」2.条。 刷洗清洁。 《周礼·地官·封人》:「凡祭祀,饰其牛牲。」 通「拭」。 整治。 《谷梁传·襄公二十五年》:「古者大国过小邑,小邑必饰城而请罪,礼也。」 晋·范宁·注:「饰城者,修守备。」 通「饬」。 扮演。 如:「这出戏由他饰演主角。」


ㄕˋ

shì 

服装。 如:「服饰」。 《左传·昭公元年》:「子晳盛饰入,布币而出。」 用来装扮的物品。 如:「首饰」、「衣饰」、「发饰」。


《康熙字典》

【戌集】
【戌集下】
部首:
总笔画:14
部首笔画:9
部外笔画:5

《廣韻》賞職切《集韻》《韻會》設職切,𠀤音識。 《玉篇》修飾也。 《逸雅》飾,拭也,物穢者拭其上使明,由他物而後明,猶加文于質上也。  又《禮·樂記》聲者,樂之象也。文采節奏,聲之飾也,故君子動其本,樂其象,然後治其飾。 《註》以聲而被之器也。  又《詩·鄭風》羔裘豹飾。 《註》飾,緣袖也。禮,君用純物,臣下之,故裘以豹皮爲飾也。  又《周禮·地官·封人》飾其牛牲。 《註》刷治潔淸之也。一曰豫飾也。  又《禮·曲禮》飾羔鴈者以繢。 《疏》飾,覆也。畫布爲雲氣,覆之以相見也。  又《禮·月令》天子乃厲飾。 《註》厲飾謂戎服,尚威武也。  又《史記·公孫弘傳》習吏事,緣飾以儒術。 《後漢·章帝紀》詔曰:俗吏矯飾外貌,似是而非,朕甚厭之。  又《周禮·夏官·掌固》設其飾器。 《註》兵甲之屬。  又《正字通》滿飾,國名。 《說文》㕞也。从人从巾,食聲。讀若式,一曰橡飾。


《说文解字》

【卷七】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切部: 賞隻切

㕞也。从巾从人,食聲。讀若式。一曰襐飾。

『清代:段玉裁』


㕞也。
又部曰。㕞、飾也。二篆爲轉注。飾拭古今字。許有飾無拭。凡說解中拭字皆淺人改飾爲之。而彡下云。毛飾畫文也。聿下云。聿飾也。皆卽拭字。淺人不解而不之改。若㕞下云。飾也。則五經文字所據尙不誤。周禮司尊彝注云。涗酌者、挩飾勺而酌也。釋文作飾。今本作拭。實無二義。凡物去其塵垢卽所以增其光采。故㕞者飾之本義。而凡踵事增華皆謂之飾。則其引伸之義也。若席下云純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