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yì     
注音:ㄧˋ
部首:
总笔画:21

统一码:U+9950

字形分析:左右结构

四角:84718

五笔86:WYVU
五笔98:WVFU

仓颉:OIGBT

五行属性:火

HTML代码:&#39248

CSS代码:\9950

Unicode版本:1.1

符号名称:中日韩象形文字

Unicode名称:Ideograph spoiled, rotten, sour CJK



笔画顺序

笔顺:撇 点 点 折 横 横 折 点 横 竖 横 点 折 横 竖 折 横 点 撇 横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动>
(形声。从食,壹声。本义:食物经久发臭) 同本义 [food turns rotten]。如:饐饐(食物腐烂变质);饐热(食物发热变质)



國語辭典

ㄧˋ

 

食物腐坏变味。 汉·王充《论衡·商虫》:「谷虫曰蛊,蛊若蛾矣,粟米饐热生蛊。」


《康熙字典》

【戌集】
【戌集下】
部首:
总笔画:21
部首笔画:9
部外笔画:12

《廣韻》《集韻》《韻會》𠀤乙冀切,音懿。 《玉篇》饐餲,臭味變。 《說文》飯傷濕也。 《爾雅·釋器》食饐謂之餲。 《集韻》或作𩚂饖。  又《集韻》於例切,音餲。義同。  又《集韻》一結切,音噎。 《說文》飯窒也。 《集韻》或作䭇噎。  又《集韻》益悉切,音壹。義同。


《说文解字》

【卷五】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切部: 乙冀切

飯傷溼也。从食壹聲。

『清代:段玉裁』


飯傷溼也。
魚部曰。鮑、饐魚也。是引伸之凡淹漬皆曰饐也。字林云。饐、飯傷熱溼也。混饐於饖。葛洪云。饐、飯餿臭也。本論語孔注。而非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