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jī     
注音:ㄐㄧ
部首:
总笔画:21

繁体字:

统一码:U+9951

字形分析:左右结构

四角:82753

五笔86:WYVT
五笔98:WVXW

仓颉:OIVII

HTML代码:&#39249

CSS代码:\9951

Unicode版本:1.1

符号名称:中日韩象形文字

Unicode名称:Ideograph starve, be hungry; famine CJK



笔画顺序

笔顺:撇 点 点 折 横 横 折 点 折 折 点 折 折 点 横 撇 点 折 撇 点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ㄐㄧ

荒年,五穀不收。《爾雅•釋天》:“穀不孰為饑。”《詩•小雅•雨無正》:“降喪饑饉。” 通“飢”。餓。《集韻•脂韻》:“飢,《説文》:‘餓也。’或从幾。”《正字通•食部》:“饑,餒也。” 姓。《集韻•脂韻》:“饑,姓。”


starve, be hungry; famine
hungrig ,Ji (Eig, Fam)
faim,disette


國語辭典

ㄐㄧ

 

五穀歉收的荒年。 如:「饑荒」、「饑饉」。 《說文解字·食部》:「饑,穀不熟為饑。」 清·蔣士銓〈鳴機夜課圖記〉:「先外祖家素不潤,歷年饑大凶,益窘乏。」


ㄐㄧ

 

餓。 《商君書·戰法》:「民倦且饑渴。」 通「飢」。


《康熙字典》

【戌集】
【戌集下】
部首:
总笔画:21
部首笔画:9
部外笔画:12

《玉篇》紀衣切,音機。 《說文》穀不熟爲饑。从食幾聲。餘詳飢字註。


《说文解字》

【卷五】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切部: 居衣切

穀不孰爲饑。从食幾聲。

『清代:段玉裁』


榖不孰爲饑。
釋天文。又曰。仍饑爲荐。按論語年饑、因之以饑饉。鄭本皆作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