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bì     pǒ     
注音:ㄅㄧˋ,ㄆㄛˇ
部首:
总笔画:15

统一码:U+9AF2

字形分析:上下结构

四角:72247

五笔86:DEHC
五笔98:DEBU

仓颉:SHDHE

五行属性:水

HTML代码:&#39666

CSS代码:\9AF2

Unicode版本:1.1

符号名称:中日韩象形文字

Unicode名称:Ideograph a wig CJK



笔画顺序

笔顺:横 竖 横 横 横 折 点 撇 撇 撇 折 撇 竖 折 点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名>
假发 [wig]。如:髲锡(古代妇女的假发)



國語辭典

ㄅㄧˋ

 

假发。 汉·刘熙《释名·释首饰》:「髲,被也。发少者得以被助其发也。」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湛头发委地,下为二髲。」 《三国志·卷五三·吴书·薛综传》:「珠崖之废,起于长吏睹其好发,髡取为髲。」


《康熙字典》

【亥集】
【亥集上】
部首:
总笔画:15
部首笔画:10
部外笔画:5

《唐韻》《集韻》《韻會》𠀤平義切,音被。 《說文》鬄也。 《博雅》髮謂之髲。 《儀禮·少牢饋食禮》主婦被裼。 《註》被裼,讀爲髲鬄。古者或剔賤者𠛬者之髮,以被婦人之紒爲飾,因名髲鬄焉。


《说文解字》

【卷九】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切部: 平義切

鬄也。从髟皮聲。

『清代:段玉裁』


益髮也。
各本作鬄也二字。今正。庸風正義引說文云。髲、益髮也。言人髮少、聚他人髮益之。下十字古注語。髲字不見於經傳。假被字爲之。召南。被之僮僮。傳曰。被、首飾也。箋云。禮主婦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