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xū     
注音:ㄒㄩ
部首:
总笔画:22

繁体字:

统一码:U+9B1A

字形分析:上下结构

四角:72286

五笔86:DEEM

仓颉:SHHHC

五行属性:金

HTML代码:&#39706

CSS代码:\9B1A

Unicode版本:1.1

符号名称:中日韩象形文字

Unicode名称:Ideograph beard, whiskers; whisker-like CJK



笔画顺序

笔顺:横 竖 横 横 横 折 点 撇 撇 撇 撇 撇 撇 横 撇 竖 折 横 横 横 撇 点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ㄒㄩˉ

下巴上的鬍鬚,後也泛指鬍鬚: ~髮。 形狀像鬍鬚的:蝦~。花~。


beard, whiskers; whisker-like
jemanden ansprechen, mutig entgegentreten
barbe,moustache


國語辭典

ㄒㄩ

 

生在下巴或嘴邊的毛。 如:「鬍鬚」、「捋鬚」、「鬚髯」。 唐·李華〈弔古戰場文〉:「積雪沒脛,堅冰在鬚。」 元·劉時中〈端正好·既官府甚清明套·六煞〉:「常想著半江春水翻風浪,愁得一夜秋霜染鬢鬚。」 動物的觸鬚。 如:「羊鬚」、「鼠鬚」、「捋虎鬚」。 唐·韓偓〈已涼〉詩:「八尺龍鬚方錦褥,已涼天氣未寒時。」 植物的芒、花蕊或細根。 如:「參鬚」、「花鬚」。 晉·潘岳〈芙蓉賦〉:「丹煇拂紅,飛鬚垂的。」


ㄒㄩ

 

疏細像鬚的。 如:「鬚根」。


《康熙字典》

【亥集】
【亥集上】
部首:
总笔画:22
部首笔画:10
部外笔画:12

《廣韻》相兪切《集韻》《韻會》詢趨切,𠀤音須。 《玉篇》髭須也。本作須。 《韻會》須已从彡,俗加髟作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