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mó     
注音:ㄇㄛˊ
部首:
总笔画:21

统一码:U+9B54

字形分析:半包围结构

四角:213

五笔86:YSSC
五笔98:OSSC

仓颉:IDHI

规范编号:51

五行属性:水

HTML代码:&#39764

CSS代码:\9B54

Unicode版本:1.1

符号名称:中日韩象形文字

Unicode名称:Ideograph demon, evil spirits; magic power CJK



笔画顺序

笔顺:点 横 撇 横 竖 撇 点 横 竖 撇 点 撇 竖 折 横 横 撇 折 折 点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ㄇㄛˊ

宗教或神话传说中指害人性命、迷惑人的恶鬼,喻邪恶的势力:~王。~爪。~怪。~鬼。~掌。~窟。恶~。妖~。病~。 不平常,奇异的:~力。~术。~怔(举动异常,像有精神病。“怔”读轻声)。~法。


demon, evil spirits; magic power
Dämon (S)​,Teufel (S)​,magisch, mystisch (Adj)
démon,diable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名>
(1) (形声。从鬼,麻声。本义:“魔罗”的略称。佛教把一切扰乱身心、破坏行善、妨碍修行的心理活动均称为“魔”) (2) 同本义 [evil spirit;devil;monster] 我自降魔转法轮。——王安石《南乡子》 (3) 又如:病魔;魔道(佛家语。指天魔邪鬼活动的境域);魔女(魔界的女人);魔劫(命中注定的灾难);魔事(佛教指成道的障碍);魔天(魔道的天界);魔心(邪恶之心);魔浆(指酒。佛教认为饮酒不能修成正果) (4) 恶鬼,怪物 [demon]。如:魔媪(假托鬼神、使用妖术的妇人);魔境(恶魔所居的境遇);魔头(恶魔的首领。也指邪道的首脑人物)

词性变化


   

<形>

神奇;奇异 [magic;mystic]。如:魔云(带有妖气的乌云);魔眼;魔杖




國語辭典

ㄇㄛˊ

 

佛教指修道的障害、破坏者。 如:「魔由心生」。 《妙法莲华经·卷二·譬喻品第三》:「我堕疑网故,谓是魔所为。」 一般指能害人性命、迷惑人的鬼怪。 如:「妖魔」、「恶魔」。 《西游记·第二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 如妖魔般的恶人。 如:「色魔」。 过度的嗜好成癖或入迷。 如:「著魔」、「入魔」。


ㄇㄛˊ

 

神秘而不可思议的。 如:「魔术」、「魔法」、「魔镜」。 可怕的、凶恶的。 如:「魔掌」、「魔爪」。


《康熙字典》

【亥集】
【亥集上】
部首:
总笔画:21
部首笔画:10
部外笔画:11

《唐韻》莫波切《集韻》《韻會》眉波切,𠀤音摩。 《說文》鬼也。 《楞嚴經》降服諸魔。  又天魔舞。 《王建宮詞》子大夫魔舞袖長。 《正字通》譯經論曰:魔,古从石作磨,䃺省也。梁武帝攺从鬼。



谜语

"魔" 为谜底的谜语

  1. 阎王被下蒙汗药 (打一字)

  2. 披麻戴孝的鬼 (打一汉字)

  3. 【解释】 麻+鬼=魔。


  4. 阎王杯下蒙汉药 (打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