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shā     
注音:ㄕㄚ
部首:
总笔画:15

统一码:U+9B66

字形分析:左右结构

四角:29320

五笔86:QOIT

仓颉:NFFH

五行属性:金

HTML代码:&#39782

CSS代码:\9B66

Unicode版本:1.1

符号名称:中日韩象形文字

Unicode名称:Ideograph shark family, including some rays and skates CJK



笔画顺序

笔顺:撇 折 竖 折 横 竖 横 点 点 点 点 竖 撇 点 撇



國語辭典

ㄕㄚ

shā 

同「鯊 」。


《康熙字典》

【亥集】
【亥集中】
部首:
总笔画:15
部首笔画:11
部外笔画:4

《唐韻》《集韻》𠀤所加切,音沙。 《說文》魚名。出樂浪潘國。 《玉篇》鮫魚。 《集韻》與鯊同。今之吹沙小魚是也。 《後漢·馬融傳》鰋鯉鱨魦。 《註》魦,或作鯊。  又《廣韻》《集韻》𠀤蘇禾切,音莎。魚名。或作鮻。  又《集韻》失照切,音少。義同。


《说文解字》

【卷十一】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切部: 所加切

魚名。出樂浪潘國。从魚,沙省聲。

『清代:段玉裁』


魦魚也。出樂浪潘國。从魚。沙省聲。
詩小雅有鯊。則爲中夏之魚。非遠方外國之魚明甚。葢詩自作沙字。吹沙小魚也。樂浪潘國之魚必出於海。自作魦字。其狀不可得而言也。或云卽鮫魚。然魦鮫二篆不相連屬也。所加切。十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