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miǎn     
注音:ㄇㄧㄢˇ
部首:
总笔画:18

统一码:U+9BB8

字形分析:左右结构

四角:27312

五笔86:QOQQ

仓颉:NFNAU

五行属性:水

HTML代码:&#39864

CSS代码:\9BB8

Unicode版本:1.1

符号名称:中日韩象形文字

Unicode名称:Ideograph Sciaena albiflora; otolithoidesmiiuy CJK



笔画顺序

笔顺:撇 折 竖 折 横 竖 横 点 点 点 点 撇 折 竖 折 横 撇 折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miǎn

<名>
鱼名。亦称“米鱼”、“鳘鱼” [slate cod croaker;Miichthys miiuy]。鱼纲,石首鱼科。体延长,侧扁,长达50厘米以上,灰褐色。头尖长,口大,牙尖锐。尾矛状



國語辭典

ㄇㄧㄢˇ

miǎn 

动物名。鱼纲石首鱼科。体延长,灰褐色。头尖长,口大,牙尖锐。尾矛状。为中、下层近海鱼类,以小鱼、虾类为食。主要供鲜食。


ㄨㄢˇ

​wǎn 

(一)​之又音。


《康熙字典》

【亥集】
【亥集中】
部首:
总笔画:18
部首笔画:11
部外笔画:7

《唐韻》亡辨切《集韻》美辨切,𠀤音免。 《說文》魚名。出薉邪國。  又《正字通》石首魚,一名鮸,生東南海中,形如白魚,扁身弱骨細鱗,頭中白石二,腹內白鰾可作膠。嶺表錄謂之石頭魚,浙志謂之江魚,乾者名鯗魚。  又《集韻》武遠切,音挽。義同。


《说文解字》

【卷十一】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切部: 亡辨切

魚名。出薉邪頭國。从魚免聲。

『清代:段玉裁』


鮸魚也。
隋煬責貢四方。海錯幾盡。首曰鮸魚。按今江浙人所食海中黃花魚。乾之爲白鯗。卽此魚也。一名石首魚。首中有二石。許云出薉邪頭國者。蓋許據所見載籍言之。江賦。鯼鮆順時而往還。注云。字林曰。鯼魚、出南海。頭中有石。一名石首。然則此魚又名鯼。南海亦有之。
出薉邪頭國。
薉邪頭國、穢貊也。
从魚。免聲。
亡辨切。古音在十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