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tí     
注音:ㄊㄧˊ
部首:
总笔画:20

繁体字:

统一码:U+9BF7

字形分析:左右结构

四角:26381

五笔86:QOJH

仓颉:NFAMO

五行属性:火

HTML代码:&#39927

CSS代码:\9BF7

Unicode版本:1.1

符号名称:中日韩象形文字

Unicode名称:Ideograph anchovy CJK



笔画顺序

笔顺:撇 折 竖 折 横 竖 横 点 点 点 点 竖 折 横 横 横 竖 横 撇 点



國語辭典

ㄊㄧˊ

 

动物名。鱼纲鳀科。银灰色,体长侧扁,体侧有一条银白色纵带。为群集于浅海的小型鱼类。盛产于东海、黄海。 也称为「黑背鳁」。 中国古代种族之一。分布于东方海中。 《汉书·卷二八·地理志下》:「会稽海外有东鳀人,分为二十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


《康熙字典》

【亥集】
【亥集中】
部首:
总笔画:20
部首笔画:11
部外笔画:9

《唐韻》杜奚切《集韻》田黎切《正韻》杜兮切,𠀤音題。同鮷。 《博雅》鮎也。 《類篇》魚重千斤。 《戰國策》鯷冠秫縫。 《註》鯷,大鮎,以其皮爲冠。  又《前漢·地理志》會稽海外有東鯷人。  又《廣韻》《集韻》𠀤是義切,音䜴。  又《廣韻》特計切《集韻》大計切,𠀤音弟。  又《集韻》上紙切,音是。義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