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tǎ     
注音:ㄊㄚˇ
部首:
总笔画:21

繁体字:

统一码:U+9C28

字形分析:左右结构

四角:26327

五笔86:QOJN

仓颉:NFASM

HTML代码:&#39976

CSS代码:\9C28

Unicode版本:1.1

符号名称:中日韩象形文字

Unicode名称:Ideograph sole CJK



笔画顺序

笔顺:撇 折 竖 折 横 竖 横 点 点 点 点 竖 折 横 横 折 点 横 折 点 横



《康熙字典》

【亥集】
【亥集中】
部首:
总笔画:21
部首笔画:11
部外笔画:10

《唐韻》吐盍切《集韻》託盍切,𠀤音榻。 《說文》虛鰨也。 《前漢·司馬相如·上林賦》禺禺魼鰨。 《註》鰨,鯢魚也。似鮎,有四足,聲如嬰兒。 《正字通》鰨,卽今福州銅盆魚。  又《集韻》諾盍切,音納。與魶同。  又《集韻》達協切,音沓。東方比目魚名也。


《说文解字》

【卷十一】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切部: 土盍切

虛鰨也。从魚

『清代:段玉裁』


虛鰨也。
漢書上林賦魼鰨、史記作鱋魶。魶一作鰨。注家皆以魼鰨爲二魚。許亦別魼與虛鰨爲二。虛非魼鱋之異文也。郭注云。鰨、鯢魚也。似鮎。有四足。聲如嬰兒。按許下文云鯢、剌魚也。不類列一處。則鰨之非鯢明矣。
从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