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撇 折 竖 折 横 竖 横 点 点 点 点 竖 折 横 竖 折 横 竖 折 横 横 横 竖
《唐韻》常演切《集韻》《韻會》《正韻》上演切,𠀤音善。魚名。 《類篇》蛇鱓,黃質黑文。 《爾雅翼》鱓似蛇無鱗,體有涎沫,夏月於淺水作窟。 《本草圖經》鱓似鰻鱺而細長,亦似蛇而無鱗,有靑黃二色,生水岸泥窟中。 《異苑》死人髮所化。 《淮南子·覽冥訓》蛇鱓著泥。 又《集韻》唐何切,音駝。與鼉同。 《說文》魚名。皮可冒鼓。 《史記·太史公自序》黿鱓與處。 《註》索隱曰:鱓音鼉。 《李斯上秦始皇書》樹靈鱓之鼓。註:徒何切,鱓皮可以冒鼓。 《呂氏春秋》乃令鱓先爲樂倡,鱓乃偃浸,以其尾鼓其腹。
切部: 常演切
『清代:段玉裁』
今人所食之黃鱔也。黃質黑文。似蛇。異苑云。死人髪化。其字亦作䱇。俗作鱔。或叚鮮字爲之。如蠏篆下云非蛇鮮之穴無所庇是也。或叚鱣爲之。如楊震傳鳥銜三鱣是也。各本此下有皮可爲鼓四字。由古以鼉皮冒鼓。鼉鱓皆从單聲。古書如呂覽等皆叚鱓爲鼉。淺人
汉字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