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xiāo     
注音:ㄒㄧㄠ
部首:
总笔画:16

繁体字:

统一码:U+9D1E

字形分析:左右结构

四角:67227

五笔86:KGNO

仓颉:RSHAF

五行属性:金

HTML代码:&#40222

CSS代码:\9D1E

Unicode版本:1.1

符号名称:中日韩象形文字

Unicode名称:Ideograph owl CJK



笔画顺序

笔顺:竖 折 横 横 折 撇 竖 折 横 横 横 折 点 点 点 点



國語辭典

ㄒㄧㄠ

xiāo 

鴞形目鳥類的統稱。通「梟」。雙眼巨大而渾圓,其羽毛的表面似天鵝絨,故飛行無聲,利於獵物。肉食,多為夜行性的猛禽。


《康熙字典》

【亥集】
【亥集中】
部首:
总笔画:16
部首笔画:11
部外笔画:5

《唐韻》《集韻》《韻會》𠀤于嬌切,音猇。 《說文》鴞鴟,鸋鴂也。 《爾雅·釋鳥》鴟鴞,鸋鴂。 《郭註》鴟類。 《孔疏》陸璣云:鴟鴞,似黃雀而小,幽人或謂之鸋鴂。 《埤雅》鴞大如班鳩,綠色。 《詩·陳風》有鴞萃止。 《毛傳》惡聲鳥也。  又《魯頌》翩彼飛鴞,集于泮林。  又名鵩。 《巴蜀異物志》鵩鴞體有文色,俗因形名之曰鵩。  又名訓狐。一作梟。  又《禮·內則》鵠鴞胖。 《註》胖脅側薄肉,不可食。  又有靑鴞,可作羹。 《爾雅·梟鴟疏》其肉甚美,可爲羹臛,又可爲炙。 《莊子·齊物論》見彈而求鴞炙。  又獸名。 《山海經》鉤吾山有獸,狀如羊身人面,目在腋下,虎齒人爪,音如嬰兒,名狍鴞。 《註》卽饕餮。與鴟鳥別一種。


《说文解字》

【卷四】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切部: 于嬌切

鴟鴞,寕鴂也。从鳥号聲。

『清代:段玉裁』


鴟鴞、
逗。鴟當作?。?、?也。?鴞則爲寧鴂。?舊則爲舊畱。不得舉一?字謂爲同物。又不得因鴞與梟音近謂爲一物。又不得因?鴞與鴟鵂音近謂爲一物也。?舊不可單言?。?鴞不可單言鴞。凡物以兩字爲名者、不可因一字與他物同謂爲一物。
寧鴂也。
釋鳥。鴟鴞、鸋鴂。豳風毛傳同。方言曰。桑飛有工爵、過鸁、女匠、鸋鴂、懱爵諸名。陸璣曰。鴟鴞似黃雀而小。取茅秀爲窠。以麻紩之。如刺襪然。或謂之襪爵。按郭氏因一?字謂寧鴂必?屬。後人㴱信之者、謂此鳥呼旣取我子之鳥而告之耳。不知鳥名多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