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lù     
注音:ㄌㄨˋ
部首:鹿
总笔画:11

统一码:U+9E7F

字形分析:半包围结构

四角:212

五笔86:YNJX
五笔98:OXXV

仓颉:IXP

规范编号:50

HTML代码:&#40575

CSS代码:\9E7F

Unicode版本:1.1

符号名称:中日韩象形文字

Unicode名称:Ideograph deer; surname; KangXi radical 198 CJK



鹿 笔画顺序

笔顺:点 横 撇 折 竖 竖 横 横 折 撇 折

鹿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鹿

  ㄌㄨˋ

哺乳动物,四肢细长,尾短。雄鹿头上有树枝状的角。毛多为棕褐色,有的有花斑或条纹。听觉和嗅觉都很灵敏。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梅花鹿、水鹿、白唇鹿、马鹿等。 方形的粮仓:“市无赤米,而囷~空虚。” 粗,粗劣:~裘。~布。~床。 姓。


deer; surname; KangXi radical 198
Hirsch (S)​,Lu (Eig, Fam)​,Radikal Nr. 198 = Hirsch, Reh, Rotwild (S)
cerf,daim,198e radical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鹿

<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鹿的头角四足之形。本义:鹿科动物的总称。种类很多,通常雄鹿有角) (2) 同本义 [deer] 鹿,山兽也。——《说文》 即鹿无虞。——《易·屯》 呦呦鹿鸣。——《诗·小雅·鹿鸣》 鹿中容八算。——《仪礼·乡射礼记》 (3) 又如:鹿中(刻成鹿形的木器);鹿伏鹤行(形容小心警惕的样子) (4) 比喻政权,爵位 [political power]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史记·淮阴侯列传》 (5) 又如:鹿台(古台名。故址在今河南汤阴朝歌镇南,相传为殷纣王所造。武王伐纣,纣兵败,登台自焚而死) (6) 方形粮仓 [granary;barn] 市无赤米,而囷鹿空虚。——《国语·吴语》 (7) 通“麓”。山脚 [foot of a hill or mountain] 秋八月辛卯,沙鹿崩。——《谷梁传·僖公十四年》 (8) 通“簏”。竹箱 [bamboo vessel] 而囷鹿空虚。——《国语·吴语》 (9) 姓

词性变化


 鹿  

<形>

粗,陋 [coarse]。如:鹿布(粗布);鹿车(用人力推拉的窄小车子)




鹿 國語辭典

ㄌㄨˋ

鹿

 

动物名。哺乳纲偶啼目鹿科。体型细长,腿长,褐色毛,性温顺,雄者有角。栖息于沙漠、冻原、沼泽和高山坡等地区。肉可食,皮可制革,角可供作装饰品。 方形的粮仓。 《国语·吴语》:「市无赤米,而囷鹿空虚。」 三国吴·韦昭·注:「员曰囷,方曰鹿。」 比喻帝位、政权。 《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唐·温庭筠〈过五丈原〉诗:「下国卧龙空误主,中原逐鹿不因人。」 姓。如汉代有鹿旗。 二一四部首之一。


鹿《康熙字典》

【亥集】
【亥集下】
部首:鹿
总笔画:11
部首笔画:11
部外笔画:0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盧谷切,音祿。 《說文》獸也。 《玉篇》麞屬。 《爾雅·釋獸》鹿牡麚牧麀,其子麛,其跡速,絕有力𪊑。 《埤雅》仙獸也。牡者有角。 《字統》鹿性驚防,羣居分背而食,環角向外以備人物之害。 《易·屯卦》卽鹿無虞,惟入于林中。 《疏》卽鹿若無虞官,虛入林木中,必不得鹿。 《詩·小雅》呦呦鹿鳴。  又鹿蜀,獸名。見《山海經》。  又鉅鹿,郡名。 《前漢·地理志》鉅鹿,卽禹貢大陸。○按今屬順德府。  又獲鹿、束鹿,𠀤縣名。 《唐書·地理志》隋鹿泉,唐攺獲鹿。隋鹿城,唐攺束鹿。  又地名。 《左傳·僖二十四年》出于五鹿。 《註》在今衞縣西北。  又山名。涿鹿在上谷。白鹿在荆州。鹿門舊名蘇嶺山,在襄陽。沙鹿在晉平陽元城縣東。  又鹿門,關名。 《左傳·襄二十四年》臧紇斬鹿門之關以出。 《註》魯南城東門。  又臺名。 《書·武成》散鹿臺之財。 《薛瓚曰》在朝歌城。  又衡鹿,官名。 《左傳·昭二十年》山林之木,衡鹿守之。  又囷鹿。 《吳語》大荒薦饑,市無赤米,而囷鹿空虛。 《註》先儒以圓曰囷,方曰鹿。囷,聚也,亦散也。鹿善聚善散。故囷謂鹿。俗作簏。  又鹿車小車也。 《風俗通》鹿車小,裁容一鹿。  又酒器。 《魯相韓敕修孔廟禮器𥓓》有雷洗觴觚,爵鹿柤梪。  又縷鹿,婦人冠名。見《蔡邕·獨斷》。  又鹿豆。 《爾雅·釋草》蔨,鹿𧆑,其實莥。 《註》今鹿豆也。  又活鹿,鹿蹄,鹿腸,鹿首,鹿麻,𠀤草名。見《本草綱目》。  又與麓通。 《詩·大雅》瞻彼旱麓,棒楛濟濟。 《周語》作旱鹿。  又姓。 《正字通》漢鹿旗,明鹿麟。  又五鹿,複姓。漢有五鹿充宗。  又鹿鹿,與錄錄通。 《前漢·蕭曹傳贊》錄錄未有奇節。 《註》錄錄,猶鹿鹿也。亦作碌碌。  又作陸陸。  又《荀子·成相篇》剄以獨鹿,棄之江。 《註》獨鹿,與屬鏤同。


鹿《说文解字》

【卷十】  鹿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切部: 盧谷切

獸也。象頭角四足之形。鳥鹿足相似,从匕。凡鹿之屬皆从鹿。

『清代:段玉裁』


鹿獸也。
鹿字今補。三字句。韵會作山獸。
象頭角四足之形。
盧谷切。三部。
鳥鹿足相比。从比。
依韵會訂。說从比之意也。上言<比>象其足矣。此當有一曰二字。鳥鹿皆二足相距密。不同他獸相距寬。故鳥从匕、鹿从比。比、密也。古匕與比通用。故槩之曰从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