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竖 折 点 撇 横 竖 横 横 点 点 点 点 折 竖 竖 折 竖
ㄔㄨˋ
贬降、革职。 如:「罢黜」。 《论语·微子》:「柳下惠为士师,三黜。」 唐·柳宗元〈封建论〉:「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奖。」 摈除、排斥。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咸黜不端,以绥定王家。」 唐·柳宗元〈送元十八山人南游序〉:「世之学孔氏者则黜老子,学老子者则黜孔氏,道不同,不相为谋。」 废免、废除。 《国语·晋语一》:「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 《汉书·卷八八·儒林传·序》:「天下并争于战国,儒术既黜焉,然齐鲁之间学者犹弗废。」
《唐韻》丑律切《集韻》《韻會》敕律切,𠀤音怵。 《說文》貶下也。 《玉篇》退也,貶也,下也,去也,放絕也,減也。 《六書故》𢷤斥汙闇也。 《書·舜典》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 又通作絀。 《禮·王制》不孝者,君絀以爵。 或作詘。別作㔘。
切部: 丑律切
『清代:段玉裁』
玉篇云。貶也、下也。按當作貶也下色也五字。貶也者、黜陟之義也。下色也者、爲从黑張本也。古或叚詘、絀爲之。
丑律切。十五部。
汉字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