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竖 折 点 撇 横 竖 横 横 点 点 点 点 点 横 竖 折 横 竖 撇 点
古代在人脸上刺字并涂墨之刑,后亦施于士兵以防逃跑:~首。 在人体上刺文字或图案并涂上颜色。
<名>
受过黥刑的人 [tattooed person] 自唐失其政,天下乘时,黥髡盗贼。——《新五代史》
ㄑㄧㄥˊ
古代的一种刑罚,在犯人脸上刺字涂墨。后亦用于奴婢、士兵,以防其逃跑。 《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传》:「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 《南史·卷五一·梁宗室传上·临川靖惠王宏传》:「蓄奴僮数百,皆黥其面。」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渠京切,音擎。 《說文》黑𠛬在面。 《荀子·正論篇》墨黥。 《註》以墨涅其面而已。或曰墨黥,當爲墨幪。以墨巾蒙其頭而已。 《書·呂𠛬》爰始淫爲劓刵椓黥。 《疏》黥面,卽墨𠛬也。 《周禮·秋官·司𠛬》墨罪五百。 《註》墨,黥也。先刻其面,以墨窒之。 又姓。漢有黥布,初姓英,咎繇之後。布以小時有人相云當𠛬而王,故姓黥以厭當之。
切部: 渠京切
『清代:段玉裁』
此㓝亦謂之墨。周禮司㓝注曰。墨、黥也。先刻其面。以墨窒之。
渠京切。古音在十部。
刀之而墨之也。會也。
汉字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