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yī     
注音:
部首:
总笔画:23

统一码:U+9EF3

字形分析:上下结构

四角:77331

五笔86:ATDO

仓颉:SEWGF

五行属性:金

HTML代码:&#40691

CSS代码:\9EF3

Unicode版本:1.1

符号名称:中日韩象形文字

Unicode名称:Ideograph



笔画顺序

笔顺:横 撇 横 横 撇 点 折 撇 折 折 点 竖 折 点 撇 横 竖 横 横 点 点 点 点



國語辭典

 

皮肤上所生的圆形小黑点,今称为「痣」。


 

黑。 唐·元稹〈答姨兄胡灵之见寄五十韵〉:「我髯黳数寸,君发白千茎。」 《新唐书·卷二二一·西域传下·宁远传》:「东行八百里出葱岭,又八百里至乌铩,环千里,出白、黳、青三种玉。」


《康熙字典》

【亥集】
【亥集下】
部首:
总笔画:23
部首笔画:12
部外笔画:11

《唐韻》烏雞切《集韻》《韻會》煙奚切,𠀤音翳。 《說文》小黑子。 《廣雅》黑也。


《说文解字》

【卷十】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切部: 烏雞切

小黑子。从黑殹聲。

『清代:段玉裁』


小黑子。
師古漢書注曰。黑子今中國通呼爲魘子。吳楚謂之誌。誌、記也。按魘黳雙聲。
从黑。殹聲。
烏雞切。十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