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dǐng     
部首:
总笔画:13

统一码:U+9F0E

字形分析:上下结构

四角:22227

五笔86:HNDN

仓颉:BUVML

规范编号:50

HTML代码:&#40718

CSS代码:\9F0E

Unicode版本:1.1

符号名称:中日韩象形文字

Unicode名称:Ideograph large, three-legged bronze caldron CJK



笔画顺序

笔顺:竖 折 横 横 横 折 横 撇 竖 横 竖 折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dǐng

<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的部分象鼎的左右耳及鼎腹,下面象鼎足。本义:古代烹煮用的器物) (2) 同本义 [tripod caldron]。盛行于商、周。用于煮盛物品,或置于宗庙作铭功记绩的礼器。统治者亦用作烹人的刑具 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说文》 又如:鼎峙(比喻三方并峙,如鼎之三足);鼎铉(指鼎);鼎鼐(鼎、鼐均为古代炊具,用来调和五味。旧时用以比喻宰相治理国家) (3) 比喻帝王 [emperor]。 如:问鼎;定鼎中原;鼎甲(科举考试殿试名列一甲);鼎命(帝王之位);鼎业(帝王的大业) (4) 指宰相 [prime minister]。 如:鼎台(宰辅大臣);鼎臣(指宰相) (5) 喻三公、宰辅、重臣之位 [high official]。 如:鼎辅(三公,宰辅);鼎司(三公的职位) (6) 指国家 [state]。 如:鼎祚(国祚,国运);鼎运(国运)

词性变化


  dǐng  

<形>

(1) 显贵 [important]。 如:鼎臣(大臣,重臣) (2) 显赫,盛大 [great] 高门鼎贵。——晋· 左思《吴都赋》 又如:大名鼎鼎;鼎甲(豪门大族);鼎姓(豪族,大姓);鼎能(大才能。指能力超群,举世无匹);鼎族(巨族,豪门贵族) (3) 三方并立的,如鼎足分立 [tripartite]。 如:鼎分(三分)


  dǐng  

<动>

变革 [change;reformation] 鼎新麾一举,革故法三章。——李商隐《赠送前刘五经映》 鼎革固天启。——徐浩《谒禹庙》




國語辭典

ㄉㄧㄥˇ

dǐng 

古代用來烹煮食物的金屬器具。圓腹、三足兩耳,亦有四足的方鼎。盛行於商、周時代。 《說文解字·鼎部》:「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 《玉篇·鼎部》:「鼎,器也,所以熟食者。」 古代傳國的寶器。相傳夏禹鑄九鼎以為傳受帝位的重器。 《左傳·宣公三年》:「定王使王孫滿勞楚子,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對曰:『在德不在鼎……周雖德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 比喻三公、宰相、重臣等高位。 如:「臺鼎」、「鼎輔」。 古代烹殺罪人的刑具。 戰國燕·燕丹〈與傅麴武書〉:「故有刎喉不顧,據鼎不避者,斯豈樂死而忘生哉,其心有所守也。」 宋·文天祥〈正氣歌〉:「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 福建方言。指鍋子。如稱廚房為「鼎間」,稱鍋蓋為「鼎蓋」。 二一四部首之一。


ㄉㄧㄥˇ

dǐng 

鼎有三足,引申為三方並立。 《三國志·卷六一·吳書·陸凱傳》:「近者漢之衰末,三家鼎立。」 《晉書·卷八七·武昭王李玄盛傳》:「昔漢運將終,三國鼎峙,鈞天之曆,數鍾皇晉。」 方、正。 《漢書·卷四八·賈誼傳》:「天子春秋鼎盛,行義未過。」


ㄉㄧㄥˇ

dǐng 

大。 如:「鼎言」、「鼎臣」、「大名鼎鼎」、「這件事情,我需要你的鼎力相助,才可能成功。」


《康熙字典》

【亥集】
【亥集下】
部首:
总笔画:13
部首笔画:13
部外笔画:0

《唐韻》《集韻》《韻會》𠀤都挺切,音頂。 《說文》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昔禹收九牧之金,鑄鼎荆山之下。 《玉篇》鼎,所以熟食器也。 《左傳·宣三年》昔夏之方有德也,遠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象物,百物而爲之備,使民知神姦,故民入川澤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兩莫能逢之。 《周禮·天官·膳夫》王日一舉鼎,十有二物,皆有俎。 《鄭註》鼎有十二,牢鼎九,陪鼎三。  又《周易卦名》巽下離上之卦。  又《正韻》鼎,當也。  又方也。 《前漢·賈誼傳》天子春秋鼎盛。  又鼎鼎,大舒也。 《禮·檀弓》喪事鼎鼎爾,則小人。 《疏》形體寬慢也。  又周鼎,星名。見《步天歌》。  又湖名。 《史記·封禪書》黃帝鑄鼎於荆山,後世因名其處爲鼎湖。  又州名。宋朗州攺鼎州。  又城門名。 《後漢·郡國志》雒陽東城曰鼎門。 《註》九鼎所後入。  又維舟曰鼎。 《揚子·方言》維之謂之鼎。  又官名。 《前漢·東方朔傳》夏育爲鼎官。 《註》鼎官,今殿前舉鼎者也。  又姓。未將鼎澧。  又人名。 《西京雜記》鼎,匡衡小名也。  又《前漢·匡衡傳註》張晏曰:匡衡少時字鼎,長乃易字稚圭,世所傳衡與貢禹書,上言衡狀報,下言匡鼎白,知是字也。 《又》無說詩匡鼎來。 《註》服虔曰:鼎,猶言當也,若言匡且來也。○按服虔註誤。  又《前漢·賈捐之傳》捐之復短石顯。楊興曰:顯鼎貴。 《註》如淳曰:言方且欲貴矣。鼎音釘。師古曰:讀如字。  又叶他經切,音汀。 《左思·吳都賦》精若耀星,聲若雷霆。名藏於山經,形鏤於夏鼎。



谜语

"鼎" 为谜底的谜语

  1. 影片目录 (打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