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zhāi     
注音:ㄓㄞ
部首:
总笔画:17

繁体字:

统一码:U+9F4B

字形分析:上下结构

四角:223

五笔86:YVUI
五笔98:YJIU

仓颉:YXF

HTML代码:&#40779

CSS代码:\9F4B

Unicode版本:1.1

符号名称:中日韩象形文字

Unicode名称:Ideograph vegetarian diet; study; to fast, abstain CJK



笔画顺序

笔顺:点 横 点 撇 竖 折 撇 撇 折 点 撇 竖 横 横 竖 撇 点 竖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zhāi   ㄓㄞˉ

古人在祭祀或舉行典禮前清心寡欲,凈身潔食,以示莊敬。《論語•述而》:“子之所慎:齋、戰、疾。”《易•繫辭上》:“聖人以此齋戒。 莊重;恭敬。《廣韻•皆韻》:“齋,莊也,敬也。” 齋宮的簡稱。《國語•周語上》:“王即齋宫,百官御事,各即其齋三日。” 房舍;屋子。《晋書•陶侃傳》:“侃在州無事,輒朝運百甓於齋外,暮運於齋内。” 書房;學舍。《宋史•選舉志三》:“太學置八十齋,齋各五楹,容三十人。” 用於商店的名稱。學秋氏《續都門竹枝詞》:“玉銘齋中也充濶,餛飩湯似舊時清。醋魚本是專門菜,雅座於今非蓆棚。” 專指僧道或其信徒誦經拜懺、禱祀求福等活動。《後漢書•楚王英傳》:“楚王誦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絜齋三月,與神為誓。” 佛教的進餐用語。小乘禁過午食,以午前、午中進食為齋;大乘禁肉食,以素食為齋。後人據大乘別意,以素食為齋。北周釋道宣《叙任通林辨周武帝除佛法詔》:“頭陀蔬食,至好長齋。” 布施。施捨飯食給僧、道或窮苦人。如:齋主;齋僧等。《舊唐書•德宗紀下》:“(貞元十三年)右神策中尉霍僊鳴病,賜馬十匹,令於赭寺齋僧。” 通“𪗋”。喪服。《孟子•滕文公上》:“三年之喪,齋疏之服,飦粥之食。”


vegetarian diet; study; to fast, abstain
Stube, Zimmer, Atelier, Künstlerwerkstatt (S)​,vegetarisches Essen (S)​,vegetarisches Essen ( nach den religiösen Regeln z.B. Buddhimus )​ (S, Rel)​,fasten (V, Rel)
jeûner,régime végétarien


國語辭典

ㄓㄞ

zhāi 

祭祀前沐浴素食,清心寡欲,潔淨身心以示虔誠。 如:「齋戒」。 《說文解字·示部》:「齋,戒潔也。」 《論語·述而》:「子之所慎:齋、戰、疾。」 布施飯菜給僧侶。 《舊唐書·卷一三·德宗紀下》:「賜馬十匹,令於諸寺齋僧。」


ㄓㄞ

zhāi 

素食、僧侶的飲食。 如:「結齋」。 《西遊記·第二○回》:「茶罷,又吩咐辦齋。」 僧侶誦經祈福的活動。 如:「作齋」、「起齋」。 書房、學舍。 如:「書齋」。 《宋史·卷一五七·選舉志三》:「太學置八十齋,齋各五楹,容三十人。」 商店的名號。 如:「采芝齋」、「榮寶齋」。


《康熙字典》

【亥集】
【亥集下】
部首:
总笔画:17
部首笔画:14
部外笔画:3

《廣韻》側皆切《集韻》《韻會》《正韻》莊皆切,𠀤債平聲。 《正韻》潔也,莊也,恭也。 《廣雅》齋,敬也。 《禮·祭統》齋之爲言齊也。 《易·繫辭》聖人以此齋戒。 《註》洗心曰齋。  又《後漢·輿服志》有齋冠曰長冠。  又燕居之室曰齋。  又《集韻》《正韻》𠀤津私切,音貲。 《孟子》齋疏之服。 《趙岐註》卽齋縗也。音資。  又《易·履卦》得其資斧。 《子夏傳》作齊斧。虞喜志林云:當作齋。齋戒入廟而受斧也。  又叶眞而切,音支。 《後漢·周澤傳》生世不諧,作太常妻,一年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齋。○按《說文》示齊爲齋。示,明也,祗也。齊者,萬物之潔齊也。洪武《正韻》云:古單作齊,後人于其下加立心,以別之耳。 《篇海》同齋。


《说文解字》

【卷一】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切部: 側皆切

戒,潔也。从示,齊省聲。

『清代:段玉裁』


戒絜也。
祭統曰。齋之爲言齊也。齊不齊以致齊者也。齋戒或析言。如七日戒、三日齋是。此以戒訓齋者、統言則不別也。
从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