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ní     
注音:ㄋㄧˊ
部首:
总笔画:23

统一码:U+9F6F

字形分析:左右结构

四角:27712

五笔86:HWWQ
五笔98:HBEQ

仓颉:YUHXU

规范编号:56

五行属性:火

HTML代码:&#40815

CSS代码:\9F6F

Unicode版本:1.1

符号名称:中日韩象形文字

Unicode名称:Ideograph teeth grown in old age CJK



笔画顺序

笔顺:竖 横 竖 横 撇 点 撇 点 横 撇 点 撇 点 折 竖 撇 竖 横 折 横 横 撇 折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名>
(1) 老年人牙齿落尽后重生的细齿,古时作为长寿的象征 [tooth that grows in old age] 齯,老人齿,从齿,兒声。——《说文》 (2) 又如:齯齿(老人大齿脱落,又长出如小儿般的细齿。指高寿) (3) 借指老人 [old man;the aged] 齯童相庆,室以完富。——唐· 卢肇《汉堤诗》



國語辭典

ㄋㄧˊ

 

老人齿落后再生的新牙,为长寿的象征。 宋·苏轼〈青溪〉词:「朝市合兮杂耄𫠜,挟箪瓢兮佩锄犁。」 也称为「𫠜齿」。


《康熙字典》

【亥集】
【亥集下】
部首:
总笔画:23
部首笔画:15
部外笔画:8

《唐韻》五雞切《集韻》《韻會》《正韻》硏奚切,𠀤音倪。 《說文》老人齒。 《爾雅·釋詁》黃髮,齯齒,壽也。 《註》齒墮更生細者。古單作兒。 《釋名》齯,大齒落盡,更生細者,如小兒齒也。  又《集韻》如支切,音兒。義同。


《说文解字》

【卷二】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切部: 五雞切

老人齒。从齒兒聲。

『清代:段玉裁』


老人齒。
魯頌。黃髮兒齒。釋詁曰。黃髮齯齒、壽也。釋名曰。九十或曰齯齒。大齒落盡。更生細者。如小兒齒也。按毛詩作兒。古文。他書作齯。今文也。
从齒。兒聲。
此形聲包會意。五雞切。十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