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待制智勘后庭花

《后庭花》 元·郑廷玉作。写包拯明察秋毫,破获两桩命案的故事。全剧共四折。剧情是:廉访赵忠得皇上所赐一女王翠鸾,赵妻担心日后自己失宠,命手下王庆杀死王翠鸾及其母亲。王庆与酒徒李顺之妻张氏有奸情,二人设计谋害李顺,让李顺杀人。李顺放走翠鸾母女二人,王庆乘机以此要挟他休掉张氏,李顺知道中计,愤然扬言要去告状,王庆索性杀了李顺,藏尸井里。翠鸾母女途中走散,翠鸾投宿狮子店时,店小二欲迫她为妻,以斧恐吓,见翠鸾被吓死,在她发间插一桃符,也藏尸一井底。翠鸾鬼魂夜间来到书生刘天义房中,与他作《后庭花》词相和,恰好翠鸾之母也投宿此店,闻女儿声又不见人,怀疑天义私藏其女,便拉他见官。赵忠此时也疑心翠鸾母女遇害,便请开封府尹包待制调查。包待制将王庆、刘天义及翠鸾之母一干人带到开封府,审问不得结果,便命刘天义回店里,向翠鸾索一信物。翠鸾将发间桃符送给刘天义,包待制见后,令手下人找出另一配对之桃符,终于查到店小二是杀害翠鸾的凶手。在这当中,因查找线索又在李顺家中井底发现其尸体,王庆也得到惩处。两件案子均被查获。《后庭花》全名《包待制智勘后庭花》或《包龙图智勘后庭花》,现存版本有:明脉望馆校《古名家杂剧》本、《...


雷峰塔

方成培 清代戏曲作家。约生于雍正年间。卒年不详。字仰松,号岫云词逸。徽州(今安徽歙县)人。幼年多病,未能应科举,布衣终生。 方成培善词曲,论词律音吕尤精,著有《听奕轩小稿》、《香研居词麈》、《香研居谈咫》、《方仰松词榘存》等。戏曲作品有传奇《双泉记》和《雷峰塔》 2种,前者在清代被列为“违碍书籍”,今不传,后者今存。《雷峰塔》是方成培的代表作。黄图□《雷峰塔》问世之后,曾被梨园改编。1765年乾隆南巡时,两淮盐商“延名流数十辈,使撰《雷峰塔》传奇”(《清稗类钞》),出现了又一种新本。稍后,方成培认为这种本子“辞鄙调伪”而重新改作,自云“遣词命意颇极经营,务使有裨世道以归于雅正”(《雷峰塔传奇自序》)。修改后的本子在场次结构上有所调整,改写了曲词宾白并补入每出的下场诗,但在戏剧冲突和人物形象方面无大更动。同黄图□的《雷峰塔》相此,1765年的本子和方本新增了“求草”、“水斗”、“断桥”等重要场次,故事情节更完善,白蛇形象更完美,剧中的法海则成为破坏他人幸福的恶势力的代表人物,因而作品的思想性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在峨嵋山连环洞修炼的白云仙估,原系白蛇化身,因羡慕人间繁华,来到杭州西湖,与在西湖修炼的蛇妖小青约为主婢,在湖滨爱上了青年许仙,结为夫妇。金山寺的法海和尚认为她触犯了佛门规矩,一再破坏她与许仙的婚姻。端午节,白娘子错饮雄黄酒,露出原形,许仙惊怖而死,幸得白娘子到嵩 山南极仙翁处求得还魂,把他救活。法海仍不肯干休,引诱许仙至金山寺,把他禁闭寺中,这就导致了白娘子与法海的正面冲突。后来法海打败白娘子,把她镇压在雷峰塔下。 舞台上常演的有《断桥》、《水斗》、《盗草》等几折。


元人小令选

  無名氏「醉太平○無題」   堂堂大元,奸佞專權。開河變鈔禍根源,惹紅巾萬千。官法濫,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鈔買鈔,何曾見。賊\做官,官做賊\,哀哉可憐。   ~﹒※﹒~   無名氏「醉太平○譏貪小利者」  奪泥燕口,削鐵針頭,刮金佛面細搜求,無中覓有。鵪鶉嗉里尋豌豆,鷺鷥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內刳脂油,虧老先生下手。   ~﹒※﹒~   無名氏「水仙子○失題」   青山隱隱水茫茫,時節登高卻異鄉。孤城孤客孤舟上,鐵石人也斷腸,淚漣漣斷送了秋光。黃花夢,一夜香,過了重陽。  夕陽西下水東流,一事無成兩鬢秋。傷心人比黃花瘦,怯重陽九月九,強登臨情思幽幽,望故國三千里,倚秋風十二樓。沒來由惹起閑愁。   常記得離筵飲泣餞行時,折盡青青楊柳枝。欲拈斑管書心事,無那可乾坤天樣般紙。意懸懸訴不盡相思,謾寫下鴛鴦字,空吟就花月詞,憑何人付與嬌姿。   ~﹒※﹒~   無名氏「折桂令○微雪」   朔風寒吹下銀沙,蠹砌穿帘,拂柳驚鴉,輕若鵝毛,嬌如柳絮,瘦似梨花。多應是憐貧困天教少洒,止不過慶丰年眾與農家。數片瓊葩,點綴槎丫。孟浩然容易尋梅,陶學士不彀烹茶。   ~﹒※﹒~  ...


娇红记

全称《节义鸳鸯冢娇红记》。明代传奇。《笠阁批评旧戏目》著录。据作者《娇红记题词》,本剧作于崇祯十一年(1638)仲夏。事本北宋宣和间实事(见《花朝生笔记》),元有郑梅洞小说《娇红传》。戏据此敷衍而成。2卷50出,演申纯与娇娘殉情合葬鸳鸯冢。明初有刘东升杂剧《金童玉女娇红记》,孟氏此剧将结尾改为申娇合葬一处,化作鸳鸯上下飞翔。取材于北宋宣和年间一个真实故事。书生申纯热烈地爱上了表妹王娇娘,二人私订终身。几经波折,终于突破礼教,私自结合。但王娇娘的父亲却没有答应申家求亲,而迫于权势,允婚节镇之子。娇娘在迫嫁前夕,终于伤情而死。申纯闻娇娘死讯,亦自缢绝食殉情。死后,两家把他们合葬一起,名曰“鸳鸯冢”。


无名氏28首

  《仙呂?寄生草?閒評》無名氏   一、   問什麼虛名利,管什麼閒是非。想著他擊珊瑚列錦\幛石崇勢,   則不如卸羅裾納象簡張良退,學取他枕清風鋪明月陳摶睡。看   了那吳山青似越山青,不如今朝醉了明朝醉。   二、   爭閒氣、使見識,赤壁山正中周郎計,烏江岸枉費重瞳力,馬   嵬坡空灑明皇淚。前人勛業後人看,不如今朝醉了明朝醉。   《正宮?塞鴻秋》無名氏   愛他時似愛初生月,喜他時似喜梅梢月,想他時道幾首西江月,   盼他時似盼辰鉤月。當初意兒別,今日相拋撇,要相逢似水底撈   明月。  《正宮?塞鴻秋?山行警》無名氏   東邊路、西邊路、南邊路,五裡鋪、七裡鋪、十裡鋪,  行一步、盼一步、懶一步。霎時間、天也暮、日也暮、   雲也暮,斜陽滿地鋪,回首生煙霧,兀的不、山無數、   水無數、情無數。   《正宮?塞鴻秋》無名氏   一對紫燕兒雕梁上肩相並,一對粉蝶兒花叢上偏相趁,   一對鴛鴦兒水面上相交頸,一對虎貓兒繡凳上相偎定。   覷了動人情,不由人心兒硬,冷清清偏俺合孤零。   《商調?梧葉兒?嘲謊人》無名氏   東村裡雞生鳳,...


精忠旗

《精忠旗》署“西陵李梅实草创,东吴龙子犹详定”。对于原作者李梅实,我们别无所知。修订这个剧本的龙子犹,是明末著名通俗文学家冯梦龙。冯字犹龙,别署龙子犹,室名墨憨斋,因此又号黑憨斋主人。江苏吴县人。生于明万历二年(1754),卒于清顺治二或三年(1645或1646)。崇祯时曾为福建寿宁知县,不久退职家居。所作传奇有《双雄记》、《万事足》,经他改编、修订的戏曲有《墨憨斋新曲十种》,《精忠旗》是其中的一种。他的戏曲主张接近吴江派。经他收集、改编、整理和创作的还有小说“三言”、《新列国志》、《平妖传》,散曲《太霞新奏》,俗曲《挂枝儿》,笑话、笔记《古今谭概》、《智囊补》、《情史》等,诗文集有《七乐斋诗稿》、《春秋衡库》、《中兴传略》等,在中国俗文学史上有杰出地位。 《精忠旗》写南宋民族英雄岳飞被卖国贼秦桧谋害的故事,是我国古典戏曲中比较优秀的悲剧作品。岳飞的故事在民间流传久远,在宋元戏曲中就有《秦太师东窗事犯》和《宋大将岳飞精忠》;明代传奇有《东窗记》、《精忠记》等作品。清中叶以后,花部勃兴,地方戏曲中出现了许多岳飞故事戏,它们都不同程度地表现了岳飞的爱国主义精神,特别当民族矛盾加剧的时候,岳飞形象更起了鼓舞人们团结抗敌的重要作用。


张可九元曲集

【张可久】(约1270—?) 元散曲家。字小山。一作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庆元 (今浙江鄞县)人。先以路吏转首领官,后曾为桐庐典史,至正初迁为昆山幕僚。因仕途不得意,晚岁久居西湖,以山水声色自娱。他与马致远、卢挚、贯云石等词曲唱和,尊马致远为先辈。一生专力写散曲,尤致力于小令,是元代后期最负盛名的散曲家之一。今存小令855首,套曲9 套,在元代散曲作家中数量之多首屈一指。所作多描写自然景物,吟咏颓放生活,谈禅送别,往来应酬,题材狭窄,缺乏现实生活感。只有少数作品在悲诉身世时叹息“生民涂炭”,亦显苍白而无血肉。但如《红绣鞋·天台山瀑布》、《醉太平·人皆嫌命窘》等,或揭露当时社会人心险恶,或讽刺崇拜金钱的丑恶风尚,尚具一定现实意义。《卖花声·怀古》写战争带给人民的苦维,表现同情人民的思想,实属难能可贵。创作上重形式格律,讲求炼字琢句,对仗工整,且使用诗词句法,常爱撷取前人诗词名句,在一定程度上损害到散曲质朴浅俗的本色。惟写自然风景细致清丽,很富美感。《一枝花·湖上晚归》是其代表作。所作散曲由于表现了闲适放逸的情趣和清丽典雅的风格,颇为明清以来的封建文人所推重。《太和正音谱》称“其词清而且...


清忠谱

明末清初传奇剧本。又名《五人义》。清初李玉撰,叶时章、毕魏、朱同编定,《新传奇品》等著录。存顺治间苏州树滋堂刊本,《古本戏曲丛刊本》,1982年收入《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明末宦官魏忠贤专权误国,遭到东林党人的反对,魏忠贤及其党徒肆意迫害正直之士,杀戳人民,大造生祠。东林党人魏廓园及周顺昌被捕,激起苏州市民的义愤,他们在颜佩韦的带领下,捣毁官府,结果被判死刑,周顺昌被勒死牢中。后魏忠贤势败,苏州市民捣毁魏的祠堂,伸张了正义。剧中揭露了明末社会的黑暗,赞扬了东林党人的正义斗争,歌颂了人民支持正义的斗争精神,把市民的政治斗争写进剧本,这是第一次。剧中成功地塑造了清廉正直、疾恶如仇的周顺昌以及豪爽而有胆识的颜佩韦等人物形象,显示了斗争中各阶层的人物性格。剧中情节真实,是我国第一部可考之于史的戏剧,曲文悲壮而慷慨,具有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窦娥冤

《窦娥冤》 元·关汉卿作。写窦娥被无赖诬陷,又被官府错判斩刑的冤屈故事。全剧四折一楔子。剧情是:楚州贫儒窦天章因无钱进京赶考,无奈之下将幼女窦娥卖给蔡婆家为童养媳。窦娥婚后丈夫去世,婆媳相依为命。蔡婆外出讨债时遇到流氓张驴儿父子,被其胁迫。张驴儿企图霸占窦娥,见她不从便想毒死蔡婆以要挟窦娥,不料误毙其父。张驴儿诬告窦娥杀人,官府严刑逼讯婆媳二人,窦娥为救蔡婆自认杀人,被判斩刑。窦娥在临刑之时指天为誓,死后将血溅白练、六月降雪、大旱三年,以明己冤,后来果然都应验。三年后窦天章任廉访使至楚州,见窦娥鬼魂出现,于是重审此案,为窦娥申冤。《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此剧现存版本有:明脉望馆藏《古今名家杂剧》本、《元曲选》壬集本、《酹江集》本、《元杂剧二种》本、《元人杂剧全集》本。 ============================================================================== ●楔子[卜儿蔡婆上,诗云]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不须长富贵,安乐是神仙。老身蔡婆婆是也,楚州人氏,嫡亲三口儿家属。不幸夫主亡逝已过,止有一个孩儿,年长...


梁山伯与祝英台

写祝英台女扮男装往杭城求学,路遇梁山伯结为兄弟,同窗三载,情谊深厚。祝父催女归家,英台行前向师母吐露真情,托媒许婚山伯,又在送别时,假托为妹作媒,嘱山伯早去迎娶。山伯赶往祝家,不料祝父已将英台许婚马太守之子马文才,两人在楼台相叙,见姻缘无望,不胜悲愤。山伯归家病故,英台闻耗,誓以身殉,马家迎娶之日,英台花轿绕道至山伯坟前祭奠,霎时风雷大作,坟墓爆裂,英台纵身跃入,梁山伯与祝英台化作蝴蝶,双双飞舞。《梁山伯与祝英台》发源于浙江宁波鄞县,是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之一,是世界文体的瑰宝。这个优美动人的故事和由此改编的戏剧,经历了千百年,久演不衰。 ==============================================================================   (大合唱)啊……彩虹万里百花开,蝴蝶双双对对来,天荒地老心不变,梁山伯与祝英台。「求学受阻」   (大合唱)祝英台在闺房,无情无绪意彷徨,眼看学子求师去,面对诗书暗自伤。   祝英台(以下简称“祝”):跟你们说我吃不下,你们又拿来干什么?   奴1:小姐,自从进香回来已经几天了,你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