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灞上闲居
题灞池二首
少年行二首
少年行二首·其一
相和歌辞·采莲曲三首
送东林廉上人归庐山
卢溪别人
从军行七首·其五
答武陵太守
从军行二首·其一
采莲曲二首
春宫曲
塞下曲
出塞二首
从军行七首·其四
出塞
芙蓉楼送辛渐
赠李侍御(比兴入作势)
赠宇文中丞(本畅当诗)
越女(《乐府诗集》作《采莲曲》)
宿京江口期刘昚虚不至
留别(此第三句入作势)
送刘昚虚归取宏词解
失题(理入景势)
上同州使君伯(此第三句入作势)
送东林廉上人归庐山·[一作刘慎虚诗]
东溪玩月(一作王维诗)
塞下曲·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