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柳州罗池庙词
赠徐州族侄(以下十三首见《遗集》)
赠河阳李大夫(李芃,河阳节度使)
嘲鼾睡
酬别留后侍郎(蔡平,命马总为留后)
路傍堠(以下四篇并元和十四年出为潮州作)
感春四首
感春五首
感春三首
琴操十首•残形操
琴操十首(其五)拘幽操
晚寄张十八助教周郎博士(张籍、周况也)
寄皇甫湜(湜,睦州新安人)
宿曾江口示侄孙湘二首(湘,字北渚,老成之子)
陪杜侍御游湘西两寺独宿有题一首,因献杨常侍
读皇甫湜公安园池诗书其后二首
秋怀诗十一首
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时自阳山徙掾江陵)
玩月喜张十八员外以王六秘书至(王六,王建也)
和李相公摄事南郊,览物兴怀,呈一二知旧
条山苍(中条山在黄河之西)
李花二首
李员外寄纸笔(李伯康也,郴州刺史)
县斋读书(在阳山作)
贞女峡(在连州桂阳县,秦时有女子化石在东岸穴中)
杂诗四首
同冠峡(贞元十九年贬阳山后作)
月蚀诗效玉川子作
游城南十六首(其十)题韦氏庄
酒中留上襄阳李相公(李逢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