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年事残鸦外,无言倦凭秋树。 逝水移川,高陵变谷,那识当时神禹。 幽云怪雨。 翠蓱湿空梁,夜深飞去。 雁起青天,数行书似旧藏处。 寂寥西窗久坐,故人悭会遇,同翦灯语。 积藓残碑,零圭断璧,重拂人间尘土。 霜红罢舞。 漫山色青青,雾朝烟暮。 岸锁春船,画旗喧赛鼓。
纷纷坠叶飘香砌。 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湘西一杯酒,渺渺红叶换。 江东千里云,落落黄犬叹。 人生七十稀,百里九十半。 初期枉车马,近乃遗札翰。 小迟君不肯,一出我岂惮。 虽微办鸡黍,岂乏具薪炭。 古风久不作,我友当力赞。 旧诗况琼玖,触目屡璀璨。 中馨称兰佩,外饰匪玉冠。 初年已飞腾,中道翻叹惋。 恐遗知己羞,遂许独力断。 于兹树风声,何止评月旦。 君如渥洼种,可以羁絷绊。 我异淇园姿,犹睎岁时贯。 君乎甚英爽,我也终浪漫。 自应殊显晦,宁复待剖判。 湖山冰玉明,楼阁丹青焕。 叩舷或乘舟,曳杖或登岸。 君行定有得,我去何可愞。 与想悠然时,却忆苍然观。
秋江带雨,寒沙萦水,人瞰画阁愁独。 烟蓑散响惊诗思,还被乱鸥飞去,秀句难续。 冷眼尽归图画上,认隔岸、微茫云屋。 想半属、渔市樵村,欲暮竞然竹。 须信风流未老,凭持酒、慰此凄凉心目。 一鞭南陌,几篙官渡,赖有歌眉舒绿。 只匆匆眺远,早觉闲愁挂乔木。 应难奈,故人天际,望彻淮山,相思无雁足。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 ”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 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 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 (余曰 一作:予曰)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 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 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 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 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万里关河眼。 愁凝处,渺渺残照红敛。 天低远树,潮分断港,路回淮甸。 吟鞭又指孤店。 对玉露金风送晚。 恨自古、才子佳人,此景此情多感。 吴王故苑。 别来良朋鸦集,空叹蓬转。 挥毫记烛,飞觞赶月,梦销香断。 区区去程何限。 倩片纸、丁宁过雁。 寄相思,寒雨灯窗,芙蓉旧院。
长安独客,又见西风,素月丹枫凄然其为秋也,因调夹钟羽一解 烟水阔。 高林弄残照,晚蜩凄切。 碧碪度韵,银床飘叶。 衣湿桐阴露冷,采凉花、时赋秋雪。 叹轻别。 一襟幽事,砌蛩能说。 客思吟商还怯。 怨歌长、琼壶暗缺。 翠扇恩疏,红衣香褪,翻成消歇。 玉骨西风,恨最恨、闲却新凉时节。 楚箫咽。 谁倚西楼淡月。
夜来疏雨鸣金井,一叶舞空红浅。 莲渚收香,兰皋浮爽,凉思顿欺班扇。 秋光苒苒。 任老却芦花,西风不管。 清兴难磨,几回有句到诗卷。 长安故人别後,料征鸿声里,画阑凭偏。 横竹吹商,疏砧点月,好梦又随云远。 间愁似线。 甚击损柔肠,不堪裁翦。 听著鸣蛩,一声声是怨。
因有感於孤山,为赋此调 一白受春知。 独爱老来,疏瘦偏宜。 古月黄昏,许松竹相依。 晕藓枯搓半折,影浮波、渴龙倒窥。 岁华凋谢,水边篱落,雪后忽横枝。 百花头上立,且休问、向北开迟。 老了何郎,不成便无诗。 惟只有、西州倦客,怕说著、西湖旧时。 难忘处,放鹤山空人未归。